创新,列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和一系列工作安排。深刻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大判断的意义,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加快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把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深厚力量。
回顾历史,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每个世界级大国的崛起,都必然伴随科技、文化、理论、制度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等各个层面相辅相成的一系列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近些年,世界经济格局重构、贸易规则升级、科技革命兴起,与我国转方式、调结构形成了历史性交会,我们既面对风险挑战,也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能否把握这一难得的机遇窗口,推动创新发展,进而在一些重要领域形成先发优势,不断夯实实体经济,释放增长新动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对企业的巨大考验,更是对改革的巨大考验。
我们有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条件。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面对全球经济大重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国家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多重机遇,面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医疗、教育、娱乐等产业的巨大商机,兴起制度、技术、工艺、管理、文化、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创新热潮,能够催生一批率先掌握并适应这种变化的快速成长行业,一批因率先使用新科技、发明新产品、满足新需求、创造新商业模式的领先企业脱颖而出,使经济社会肌体充满无限生机。
我们有创新驱动发展的正确思路。这两年,党中央反复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重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许多问题都源于供给创新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善供给的关键在于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建立激励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例如通过改革提高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效率;加大简政放权、打破垄断、减免税负、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决心淘汰僵尸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有竞争力的新产业新产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等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生产力布局,是实现持续增长、长期繁荣的根本所在。面对新常态下的新特点、新趋势,我们迫切需要着眼创新供给、提升效率,充分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增长潜能,向结构性改革要经济新动力、竞争新优势。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的创新意愿活力是否提升,是检验结构性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尺。企业作为创新的市场主体,要引入新产品、设计新标准、实行新管理、采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无不需要创新实干的企业家精神,这也是市场经济中最稀缺的资源和最根本的竞争力。过去40年,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也同样需要新一代企业家发挥引领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激发市场活力,就是要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精神,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一个出发点,并在持之以恒的反腐倡廉中加快制度创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企业发展、企业家成长。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改革加快推进,需要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加倍努力,也需要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引领,需要文化、舆论层面的支持。
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践不断向前发展,思想解放永不能停步。那些由于形式主义的束缚而导致的貌似解放、实则僵化的观念,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难以跳出传统增长模式的惯性思维,都要自我反省和摒弃。尤其需要更加努力地研究总结、遵循运用客观规律,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发展。例如强化全球化思维,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充分考虑互联网等颠覆性技术对产业结构、商业模型乃至社会管理的深刻影响等,以新思想、新办法破除长期积淀的旧习惯、老框框。
我们要努力建设创新文化。在全社会鼓励创新,需要强大的文化引导力、精神推动力。从教育、科研到创业创新的各个领域,都要鼓励创新思维、倡导追求卓越,以真才实干论英雄。同时也要看到,创业创新具有高风险,倡导冒险与包容失败是创新文化的两大必备要素,不惧失败、善待失败才能赢得成功,总结好经验教训就可以从头再来。我们要为所有矢志创新者摇旗呐喊,尊重每一份奋斗的价值、每一个创造的梦想,滋养全社会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营造创新创造光荣的社会风尚。
只要我们以新的理念来引领创新,以新的支撑来推动创新,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动能,就一定能够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作者: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 笔:李运球 熊 渊 黄绍良)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