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张謇先生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工业。20多年前,我有幸接触到了张謇精神。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学习张謇精神,如何探索发展的道路?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肯定了民营企业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他强调了“三个不会变”“两个毫不动摇”,强调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对于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一致认为是一件大好事。国企特别是央企块头大,资本资源等优势显著,是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压舱石,应当明确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进一步发挥好国有资本压舱石的作用,对于特大型、较长期、战略性的项目应该由国家投资,条件成熟时引入民营资本以PPP模式探索国民共进,实现良性发展。在市场竞争性强的领域,主要由民企发挥市场反应灵敏、决策响应速度快、股权激励到位等机制优势。在混合项目的推进中,可以分项目类型决定是否要由民企控股或主导运营。
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是,总书记强调的权利、机会、规则三个平等是否落地。要在三个平等的基础上修改相关的制度、标准和流程,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容错纠错机制。以大家关心的发债难问题为例,一般来说,民营企业的信用最高是AA+,贷款门槛比较高。从制度设计来看,不妨改变当前单纯按所有制的性质设定的评估要素,一律按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评估,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从根本上解决民企的发债难、质押比例高等问题。
后面的路怎么走?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传承张謇精神,弘扬企业家精神,这是古为今用。我们还要做到“洋为我用”,克服发展速度的焦虑,摆脱传统路径的依赖,保持战略定力,把发展的基点切实转到创新驱动上来,扎实推进高质量的发展。在这些方面,张謇精神的启示意义都很强。(作者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