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雪乡宰客”的议题为何能长跑跨年?

http://www.newdu.com 2018/11/30 光明网 光明网评… 参加讨论

  【阅读提示】雪乡回应明码标价宰客:一个人三四天也就花2千多

  光明网评论员:随着11月下旬黑龙江哈尔滨雪乡景区开始售票,去年关于“雪乡宰客”的新闻记忆开始在互联网上复苏。

  媒体纷纷重回整改后的雪乡。先是有报道贴出了一幅雪乡景区酒店“明码标价”公示表,由于该图片显示的收费标准偏高,“一家3口去雪乡玩要准备2万!”,“明码宰客”随后成为话题。今日(11月29日),又有媒体发布了雪乡方面的声音,后者称,“太憋屈了”,“一人玩三四天也就两千多”。

  媒体采访,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社会学意义上的采样,观察哪些样本,肯定会影响结论。所以雪乡方面认为,媒体和网友只看到了少数星级酒店的价格,就作出了整体判断,并导流了舆论,这令人“憋屈”。但总的说来,雪乡被公共舆论盯着、去年“雪乡宰客”的议题今年仍有传播效应,这是市场惩戒机制合理显效的体现。

  发育不成熟的市场,以及半成品似的微观市场主体,常有一种预期:我错了,但改正了,为何有人还不依不饶?坦率地说,所谓的不依不饶,包括舆论压力、包括中国消费情境下的用户用脚投票,已经算是最为“友好”的市场反应。成熟的市场必有记忆、必有刚性,失信尤其是整体性的、恶意失信只要有一次,就会导致彻底失去准入机会,遭受摧毁性的惩罚。即使没有被禁入市场,重新进行市场经营的门槛也会抬高数倍,这是市场对潜在消费者的救济渠道,是普惠性的。换一个消费场景,当被惩罚的失信者变为消费者身份时,同样亟需求助于这样的渠道。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乳业跌宕十年,至今还谈不上重新振作。这是近30万受害的“结石宝宝”,通过市场机制给出的惩罚。没有这种惩罚,每一个孩子都可能被毒奶粉瞄准,这毫无疑问。雪乡的问题当然不能和奶粉问题同日而语,但基本道理是一致的,它所遭受的舆论拷问,是市场为更多经营者建立预期的方式:故意失信之前,就要掂量代价。

  从青岛大虾到雪乡宰客,再到近年来各地旅游业爆出的天价事件,旅游市场中带着符号性的事件最终总是和地方形象捆绑在了一起。这其中,当然有消费者批评地方监管不力的原因,但也因为,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常常从维护地方形象的角度,紧急应对舆情、强行危机公关,与涉事企业形成了潜在捆绑,把市场主体的问题,包揽成为地方施政的问题,事实上置换了责任主体。当一些地方媒体平台传递这种意图,以“某地人”“某城市”“某地方文化”的口吻驳斥消费者针对企业的问题时,就已经把问题放大和抬升了,对所谓地方形象的破坏性,要远大于企业失信。这种做法,近些年来屡见,抱薪救火且不自知,令人玩味。

  好的市场,最大的特点是让人“老实”,老实发财,不老实被困。我们的市场,还处在转型期的发育阶段,所以有时会有泥沙俱下的现象,但肯定会向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方向走。舆论场上的雪乡议题能够跨年长跑,正是一个可以观察的微观案例。

Tags:“雪乡宰客”的议题为何能长跑跨年?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