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检,是国内健康体检市场的乱象之一。日前,上海市民贾先生花了1300多元在爱康国宾中环一品门诊部做体检,由于一直排尿不畅,他特地多花了200多元额外增加前列腺超声检查。一个月后,爱康国宾出具的超声报告显示,贾先生的前列腺以及肾脏都没有问题。之后,贾先生不放心又到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检查,后者检查结果显示,贾先生不仅前列腺增大增生钙化,还有多个直径约3毫米点状回声,右肾还有一个10×7毫米的囊肿。面对贾先生的质疑,爱康国宾相关负责人称,会请其再次来体检中心复查,如果确实检查有误,他们将退还相关检查费用。
无独有偶,半个月前,陕西咸阳市民王女士在西安市高科广场普惠体检中心体检,体检报告显示其乳腺一项的检测结果为正常,关于乳腺癌抗原血液检测数值也在正常范围。可就在半个月后,王女士先后到咸阳、西安的两家三甲医院检查,都确诊为右乳癌。
检查结果不靠谱,或许只是体检中心种种劣行之一。其他被民众广泛质疑的,还有体检中心抽血倒掉不检查、医护人员无资质、忽悠进行其他不必要体检项目、如同赶集一样的流水线作业、偷工减料根据经验做检查写结果、拿高额回扣、分拆项目等。长此以往,体检只能让公众从怀疑到反感,最后变得不相信医学科学。
从眼下的情况看,有必要反思健康体检的初衷和体检公司的作为。
健康体检,最早被纳入健康服务的理念,可追溯到1861年英国著名医学专家多贝尔(Horace Dobell)博士的论述:定期的检查可以预防罹患疾病及死亡。当然,如果要追溯得更早,中国的“治未病”也同属这种理念。后来,世界卫生组织发展并支持健康体检预防疾病的理念,称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健康体检得到的信息反馈可以指导治疗、提高疗效。当然,这是需要真正的高质量检查才能获得的结果。
21世纪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全球卫生资源的投入关口前移,用于治疗的资源占比由70%减少到60%,疾病早期预测从5%增加到9%、早期诊断从15%增加到19%,用于疾病管理的监护信息系统从10%增加到12%。此后,专业人员便提出了医检分离理念,认为健康体检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与诊疗服务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桥归桥,道归道,前者是治病,针对的是病人;后者是预防和健康服务,针对的是正常人。
美国和英国,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建立健康检查公司,管理措施同时并行。我国的体检公司在2001年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中国卫生部对这一行业的管理措施直到2009年才出台,即《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并且在后来陆续公布了《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健康体检中心管理规范(试行)》,对各种标准和程序、技术硬件等进行了规定。
根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数据,2015年中国共有约6500家体检机构,其中约4600家是公立医院的体检机构,占比70.8%;500家是民营专业体检机构,占比7.7%;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医疗机构也提供体检服务。2018年我国健康体检人次或达5.75亿人次,预计今年的相关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面对全国健康体检这个大蛋糕,有资质的想瓜分,无资质的也想钻营,于是,种种体检乱象滋生。
医检分离的结果,也造成了体检质量先天较差,后天又失调的缺陷。纷纷上台的体检公司,不会每家都有真正的医疗和体检水平。真正能诊治疾病的医生不会也不愿去做专职体检的工作,因为体检并不能给医生带来声誉、成就感和社会认同。因此,体检的技术含金量,显然低下。为了弥补这样的先天不足,一些体检公司以次充好,以非专业充当专业,造成了后天失调。而当体检成为只收钱不干真活的营生时,就会对前来体检的人们造成健康甚至生命威胁。
如果在医院治病出现问题,病人及家属可以通过医事调解委员会,在医院的技术和责任层面进行调查,还可以通过法院诉讼来维权。但是,如果人们体检出现了问题,没有查出重大疾病或癌症,很难维权。癌症的发病率大约是千分之三,如果体检中心抽了血后倒掉直接出结果,就算出了错误的概率也是千分之三。这种错误是无法追究责任的。
健康体检的初衷和目的,应该是让人们放心的。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是让受检者了解自我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面对屡次出现重大差错的体检乱象,公众当然会怀疑,健康体检的定义是否科学。(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