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谈
春节将近,年味渐浓。关于年味儿的话题又热了起来。
给压岁钱变成抢红包,买年货变成拆快递,年夜饭从父母的味道变成网购半成品,家中守岁变成了出国旅游……有的人觉得现在的新春佳节更时尚更有新意;有的人则感慨仪式感淡了,情意浅了。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旧年俗的交相辉映里,该如何进行文化传承?本期三人谈,关注过年那些新气象。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谭敏、张涨
新年俗 新体验
夏振彬:“春节回家带啥?”成了这两天网上的热门话题。上周末,我专门拿出半天时间逛商场、逛超市,置办年货。店里的商品虽然琳琅满目,但寻寻觅觅,效率不高;看上一些大件的东西,但一想到还要亲手拎回家,只好作罢。
以前过年回家,给家人买的礼物会把行李箱塞得满满当当,有时候位置实在不够,还得“狠心”舍掉几样。现在呢?随时都能拿出手机买买买,内心里洋溢着不用再扛编织袋的欢乐。然后呢,有快递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个快递里包裹着浓浓的年味儿,新衣新鞋,肉菜生鲜,无人机等黑科技产品被送上门来……买年货变成了“拆快递”,这是一个全然不同的新体验。
谭敏:“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过去,小朋友们最开心莫过于拜年活动。说上几句吉祥话,长辈们就会乐呵呵地掏出准备好的红包。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互相祝福,欢声笑语,热热闹闹。
现在拜年的方式全变了,拿出手机,动动手指,微信短信就可以拜年,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各种动图、视频、表情包、H5、AI的拜年应用是应有尽有、选择多多,在春节的除旧迎新中不断玩出新花样。长辈派红包也变成了抢红包,红包大战让大人们也玩得不亦乐乎。
张涨:对我来说,除了年货、红包,过年怎么“过”,让人感受更深刻。
以往说起过年,千里迢迢赶回老家、一家人围炉守岁是一个必选项目。但是如今,过年已经有了更多的新场景。就拿现在流行的“反向春运”来说,仍然是一家团聚,不过方向从回父母老家变成了来子女新家,既解决了愁人的买票问题,也给过年带来了新鲜感。这几年,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把父母从老家接到广州过年,就是因为比起老家,广州天气好、活动多、更省心,何乐而不为?
另外,旅游过年也越来越流行。难得一个小长假,带上父母孩子全家出游,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在异国他乡来一顿不一样的年夜饭,别有一番滋味。旅游过年,虽说少了些亲戚朋友间推杯换盏的热闹喧嚣,但更让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更加体会到团聚、亲情的本来含义。
要快捷 要仪式感
夏振彬:春节有了新的打开方式。我的态度是,很喜欢。
为什么?首先,更方便了。就拿年夜饭来说,为全家人做一桌菜,费时费力甚至费脑,如果没有比较好的体力真撑不下来。如今,互联网+年夜饭,简单轻松,这样过年才是真正放松。
其次,更丰富了。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丰富,本就是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以吃来说,“海外存商品,网购若比邻”,智利车厘子、新西兰长寿鱼、越南黑虎虾,网购年货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再比如玩,看电影,“反向春运”、全家旅游过年,过年的形式更丰富多样,为人们提供了新选择、新方案。
谭敏:我更喜欢传统年俗的仪式感,否则就不像过年了,而只是休了个长假。
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它让人们觉得过年就是跟其他日子不一样。从小年开始,清扫、祭灶、杀鸡、宰鹅、祭祖、守岁、拜年,各种烦琐细致的传统仪式,都完全脱离了日常生活,让人们觉得新鲜有趣。就拿小年祭灶来说吧,要供糖果,据说是堵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述职时多在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面前说这家人的好话。小时候听了,会对天宫产生无穷的联想。比如过年不能倒垃圾,不能说不好的话,这些老规矩背后是各种各样的好意头,让人觉得喜庆和郑重。年夜饭,费心准备的年夜饭一定要有鱼,有年糕,有青菜,一定要有包着幸运铜钱的饺子,寓意着年年有余、步步高升、清清白白。春联写着的是满满的祝福,更是美好家风。
要是没有了这些传统年俗,过年过得跟平日一样,那就没意思了。上网订外卖,手机群发拜年短信,看似选择丰富了,过程简便了,可是,没有了传统年俗特有的仪式感,就少了隆重喜庆,多了轻慢随意,原本浓浓的年味就淡了。
张涨:红包、年货等老传统,在当下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其实并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要看到,过年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人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再原地踏步。人们工作生活的方式变了,自然而然地,过年的方式也一定会改变。可以说,没有一种力量可以让时间凝固,让人们过年的方式总是固守某一种“规范”。若是没有变化,又如何谈得上进步?
过年,各有各的过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追求仪式感、执着于情怀的,大可以过一个传统年;喜欢新潮、不拘一格的,也不必拘泥于形式。俗话说得好:过年,不就图个乐吗?只要自己开心,这个年就过的很有意义。
更多元 更包容
夏振彬:记得有句很火的歌词叫“我们不一样”。时髦花样与传统年俗不一样吗?要我说,其实也一样。万变不离其宗。变动的只是形式,文化本身还是会有历久弥新的力量。就像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人必须坚守岗位,而错峰返乡其实也情意浓浓;比如“反向春运”,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把父母接进城,全家团聚的情感始终如一;彼此短信拜年,相互微信祝好,这背后依然是迎新纳福的美好愿望……电子红包也好,视频拜年、旅游过年也罢,它们所扎根的仍然是传统文化,表达的仍然是质朴的情感。
谭敏:许多传统年俗都是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一些年俗渐渐变化了,消失了,有了新的替代品。就拿放鞭炮来说吧,在无数传说故事中,这是过年的起源,用鞭炮来吓走叫“年”的怪兽。可是,随着人们环保和安全意识的增加,放鞭炮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也不再是过年的标配。虽然我们有些失落、有些怅然,但是,我们也明白,生活总是一路向前的,文化亦是如此。
文化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就像一条不断流的河,汇聚了不同时期、不同源头的各种支流或水源,不断奔腾,汇流入海。年俗文化也是如此。它历练几千年的岁月更迭、沧海桑田,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内容加入,也会淘汰掉不合时宜的部分。
张涨:文化总是根植于时代的土壤,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文化便会反映出什么特点来。过年,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教育,也是提升公众文化自信的大好契机。可以说,一代人又一代人把年俗传承了下来,虽然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文化特点,但其核心的文化内涵没有变。
无论时代怎样变,文化传承不能断,但文化传承不是一成不变地继承,而是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发展。只要我们仍然将春节视为一个特殊的日子,承载了人们特殊的情感,这份文化便会不断绵延下去。不同的时代元素,并不会模糊春节的文化含义,只会让这一文化更加丰富多元、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