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是海派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上海人的感情寄托。黄浦区是上海现代品牌的发源地,老字号企业最集聚的区域。近年,在黄浦区政府引导与支持下,黄浦区的老字号努力擦亮经年店招,一些老字号老品牌焕发出青春。涌现出老凤祥、天宝龙凤、宝大祥、新世界股份、杏花楼和古今等上海老字号品牌企业中的领军者。(1月30日上观)
“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具有独特的工艺和经营特色,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和良好商业信誉的企业名称和产品品牌。可以说,现在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汗牛充栋,但唯有“老字号”,是最响亮或者说最值钱的。
每到一地,“老字号”的历史厚重感,常常会让我们对整座城市都肃然起敬。“老字号”的文化蕴含,是满大街的商业大潮中一股清新亲切而温暖的气息。可以设想,一个没有“老字号”的城市,是多么的乏味和浅薄。无疑,“老字号”附着了多重价值,于当地是一张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和金字招牌。
显然,“老字号”为我们保留并延续着一份历史的记忆,而既然承载这样的重任,当然不可能在时代的变迁中,放弃自己的历史文化印记,随波逐流地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实际上,急功近利只能毁了“老字号”。上海“老字号”“不老”,最离不开的就是坚守,也就是“传承传统,传承历史文化底蕴,坚守‘最上海’的‘味道’。”当然,坚守,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黄浦区绝大部分老字号,既传承老手艺,也不排斥新技术,也正因此,让老字号既老又“不老”。
固然,“老字号”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市场的洗礼,但这不是把“老字号”扔给市场了事,也因此,黄浦区始终关注着区域内老字号的发展。比如针对人才老龄化、人才培养难这一老字号发展中的主要瓶颈,黄浦区采取了“高师带徒”助传承、“专项资金”保非遗等多项措施。同时制订和出台一系列扶持与引导老字号发展的政策与举措,以增强市场生存的能力,进而赢得更多的市场,也确保了“老字号”的“不老”。
无疑,“老字号”的振兴和发展,显示的既是“硬实力”,也是更加可贵的“软实力”。而保护“老字号”,就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品牌,本来就是政府的职责,也理应由政府主导。当不少地方的老字号步履维艰,黄浦区“老字号”“不老”的秘诀值得借鉴。显然,“老字号”要在市场残酷竞争的夹缝中生存,尤其是城市产业调整的背景下发展,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智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