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很多人选择乘火车回家过年。为了买到回家的车票,一些人求助抢票软件。但记者调查发现,选择第三方购票软件不仅收费项目多,而且大多数软件都把收费服务选项做得十分隐蔽,您一个不留神儿,就有可能“被购买”付费服务。(1月28日央视朝闻天下)
春运临近,“抢票”无疑成为了热议词汇。能否抢到车票就象征着能否顺利回乡过年,能否与亲人欢聚一堂。因此,第三方购票软件有加价抢票的服务,且众多民众都趋之若鹜。
车票作为公共有价凭证,到底适不适合竞价模式,仍处于模糊地带。稀缺资源往往伴随着各方“竞价”,简而言之即收取相应的“加速费”“中介费”“服务费”。但无论花样百出的第三方软件冠以何种噱头,如“加速包”“VIP”“光速”等吸引购买者眼球的词汇,其实都脱离不了价高者获得商品的本质。市场的公平以及春运回乡的可能,都受到了加价购票的挑衅。
隐藏以及自行绑定收费服务,取消订单按钮模糊虚假,企业诚信面临危机。隐藏收费服务,进行默认勾画选择,逃脱不了“捆绑销售”的嫌疑。在信用交易成为现代市场主要交易形式的条件下,个人与企业的诚实守信成了社会生存的必然要求。为了牟取利益,用不正当手段来蒙蔽消费者,使消费者在不留神的情况下“被购买”,且取消订单时自动跳转到抢票页面,这是破坏自身生存发展根本、自取灭亡的行为。第三方购票软件需要摒弃自身虚假之风,来还购票市场一片风清气正。
抢票成功率与加价金额未成体系,“幌子效应”掩盖其实。究其根本,第三方软件的抢票方式就是利用程序软件来不断刷新网站余票信息,并查询到所购买的车次是否有人退票,一旦有人退票就立即“捡漏”。众多乘客直呼就算加价了也买不到车票,因为其本质就是“捡漏”行为,压根无法保证购票成功率。对于重点车次关键区段的车票,春运期间本就“一票难求”,就算你是人民币的“VIP玩家”,想等待他人退票来“捡漏”,面临的结果也只能是黄花菜都凉了。这里加价的金额与实际抢票的成功率无法建立相应等式,因此在此基础上所分的各加价等级——20元、30元、40元、50元——也只是一个假意让人信服的幌子罢了。
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购票,自身的身份信息也存在风险。第三方抢票软件,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服务,由软件运营方使用购买人的身份信息购买车票。通过第三方代购网站和手机客户端购票,存在无法退票、改签的因素,更潜藏着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这种利用第三方身份进行抢票或者直接用当事人身份信息进行购票的方式,均折射了监管缺位的现状,是打法律“擦边球”的行为。谨防身份信息泄露,甚至沦为替他人刷票的虚假身份,需要所有乘客提高自身安全与维权意识,莫要轻易相信第三方购票软件。
第三方购票软件存在着自身的科技支持,因此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被购买”的“霸王条款”暴露出了企业诚信的缺失,且强行“被购买”的前提是抢票成功率与加价金额的不对称,甚至事后还存在身份信息泄露的威胁。看着春运路上来往的乘客,不禁惹人发问:你掌中的车票,被“套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