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盗版电影问题屡禁不止。每每有新片上映,粗糙翻拍的“枪版”总会出现。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春节档的电影不但集体被“盗”,而且流出的影片皆为连片前广告都原样带齐的高清版本。有业内人士将其称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大泄露事故”。(2月10日澎湃新闻)
的确,此次事故所凸显的问题十分严重。高清画质的盗版得以流出,而且春节档影片无一幸免,意味着相关的防盗手段全部遭遇架空。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可能是第三方制作公司获得了可以破解某个母盘制作公司密钥的方法,如果是影院端泄露,这就可能是一个很深的产业链了。”
问题不容小觑,原因尚待调查解决。当此时,影视行业内的导演、制片人乃至影视公司,恐怕免不了会有些焦虑,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盗版受害者。若是如此,无疑实属正常,但却似乎不太必要。要知道,真正该焦虑的,其实并非盗版问题。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盗版的生存空间愈发狭窄。从硬件基础来看,国内影院早已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县级城市影院共有4976家,占比49%,县级影院银幕20742块,占比达到37%。随着服务空白得到填补,粗糙低劣的盗版影片,不再是小地方消费者的唯一选择。
尤其是,影院的硬件服务也在升级。拿3D电影来说,若不借助影院的专业设备,便难以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快感,这也在促使观众走进电影院,而非忍受盗版,甘于只看个故事梗概。今年春节档3D佳片《流浪地球》虽然流出了高清盗版,但不少人就纷纷表示,“这种电影不去电影院看有什么意思?”
另一方面,从消费端来看,大众收入水平日益提高,购票观影早已成为了日常支出,公众的版权意识也日益提升。只要一部电影足够优秀,它便不难在与盗版的竞争中胜出,让观众心甘情愿地掏钱去电影院观看,甚至是对影片进行“二刷”“三刷”——这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悲观地说,无论防盗技术怎么升级,盗版影片恐怕依然会继续存在。但其原因,大多不是人们“穷”或“贪便宜”,而是出于“钱花得不值”的担忧。换言之,对于片商来说,需要花大力气做的,无疑是制作精品、打造口碑。无视这一点,即便全力绞杀盗版,怕也是在做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