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网言众议 >> 正文

网红故宫的最大推手不是单霁翔

http://www.newdu.com 2019/2/21 长江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2月19日元宵夜,599岁的故宫“闪瞎”了。故宫首开夜场灯会,线下宫灯如昼、人潮如织,线上千追万捧、“一秒没票”。

  这不是故宫第一次成为全国焦点。从“萌萌哒”雍正到“美美哒”口红,从高口碑“我在故宫修文物”到连续多年全国旅游目的地“状元”,故宫近年来持续成为跨界网红、“带货王”、金牌景区和世界博物馆优等生。

  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这些年故宫仿佛突然“闯”进了人们的视野,并迅速走红。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故宫为什么这么红

  有人说,因为故宫牛啊,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院,藏品近168万件,超过九成是国家顶级文物。

  然而,七八年前,同一个故宫,却是一个沉重的故事。故宫摊贩宰客、游客夹带文物风波、藏品在仓库发霉、宫内开设星巴客惹争议、满眼都是“观众止步”牌子……各种负面消息,让故宫口碑一度陷入低谷,甚至数度名列“最不值得旅游目的地”榜单。

  变化从2012年开始。当年走马上任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一语道出秘诀:故宫活起来,背后是一场管理革命,从“以文物为中心”走向“以观众为中心”。

  首先是扩大参观面积,从2012年的30%,持续扩大到2015年的65%,再到2018年的80%,新开放了南大库家具馆、3/4的城墙,越来越多的院落、展览、文物与公众“见面”。

  打开了门墙,还走进人的心里。原先1700多个高高低低的井盖变平了,300多根灯柱换成了景观宫灯,很多“观众止步”的牌子移走了。地方大,走久了累,故宫增设了800张休息座椅,让游客“有尊严地休息”;过去入门难,现在同步设置多达32个检票口,并开通网上售票;考虑到性别差异,男女洗手间数量比例改造成1∶2.6……就算与现代服务窗口相比,人们也会感叹,故宫真是太体贴了。

  最令人称道的是午门入口。午门有三个门洞,过去,中间最大门洞为贵宾专用,供游客通过的两侧小门常水泄不通。2013年起,午门开始禁行机动车,三个门洞同时打开,人流不堵了,心里不堵了,故宫真正走进了人们心里。

  搞清“为了谁”,故宫活了起来

  故宫不但打开了有形的围墙,也打通了人们精神的门墙。故宫里藏的是什么?不只是故宫的宝贝,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贝。

  2015年,《清明上河图》在故宫展出,真可谓火爆一时,“故宫跑”由此流行。这证明,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中华儿女自有情结,自有渴盼。直至《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更是出一款、火一款,通过现代媒介手段,现代人与国宝对话,与历史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沉睡的文物就这样一点一点活起来。

  2015年,“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一篇《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故宫不但活起来,还萌起来,活泼起来,生动起来。此后的故宫,燃点一个接一个:初雪的故宫、深秋的故宫、大年里的故宫、直至此次故宫上元灯会……一发不可收拾。

  这一连串举动的关键词,是人民。文化资源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

  走进人的眼里,走进人的心里,看到人的需求,体贴人的需要,解决“为了谁”的问题,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自然就活起来、美起来、生动起来、当代起来。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道理。清代乾隆皇帝的金瓯永固杯躺在仓库里,就是一块蒙尘的金子,只有走进人们的眼里,它才有了穿透历史和时光的魅力。那些“观众止步”的宫殿,拦在红线里面,只是一间间老屋子,只有向人们敞开,才能发出历史与文化的亮光。

  走正门不走偏门

  故宫的走红,还有另一个秘诀:坚持走“正门”。

  过去的故宫,不可谓不努力。但是,类似引入星巴克以吸引人气,“观众止步”以保护文物,是思维上的偏门。

  没有“人”,不服务好人的真正需求,游客不过被看作了行走的门票、文化的外人,那么故宫也不过是故纸堆。

  这当然也是很多博物馆的通病。很多博物馆并不是不走“正门”,而是不敢开门。过去,故宫九成文物沉睡在仓库,或许有保护文物的考虑,但多少宝贝就在时间与空气中慢慢锈蚀蒙尘。如今,故宫敞开大门,把宝贝还给人民,宝贝不但活了,还有了当代的生命力。而一年15亿的文创营收,“站着把钱赚了”,这又是多么雄厚的底气,该有多大手笔去修缮文物、保护文物?

  文保单位,绝不应是静水一潭。流水不腐,只有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当代价值、当代生活方式、当代文化精神融为一体、与时俱进,文化才会显露出其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古人之规矩”才能开出今天之生面,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极大激发、极大坚定。

  (长江日报评论员 华智超 邢帆)

  网友热议

  跨越近600年的联手

  @谢国强:近600年前工匠精神和现代高科技产品的结合,把故宫妆扮得如此完美,无与伦比。

  @你们的小颖:感谢每一位把故宫打造得越来越年轻的人!

  @班班: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永葆活力,有活力才能真正源远流长!为不能到现场遗憾,为这一夜的故宫点赞!

  文化遗产不应暮气沉沉

  @vivi:如今的故宫是一个相当成功的,值得共同探讨的企业营销案例!

  @思想者: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不应该是僵化的,暮气沉沉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才是最好的保护形式。

  @韩晓亮:让文化活起来,走进人民生活里。这不仅仅是人民的呼声,也是传承我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需求。

  @诸事勿扰:故宫底子毕竟不是一般的文物博物馆比得上的,还能继续开发的东西太多了。

  用情怀滋养旧日宫墙

  @叶子芽:希望馆长不必过于揣测所谓的“年轻人喜欢什么”,其实认真严谨做出来的作品我们都会喜欢的。

  @双月傍鸟飞:听过单院长的讲座,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尊严,让游客有尊严地参观,让文物有尊严地展览。

  @感君顾:把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把情怀收集起来滋养旧日宫墙,让它得以延续和永远矗立。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京 整理)

  单霁翔谈故宫

  对故宫心怀敬意

  故宫既是北京的,也是全国的,还是世界的;故宫既是过去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未来的。她从历史中走来,还要健康地走向未来。作为“故宫人”,保护好故宫文化遗产,建设好故宫博物院,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2012年新华社专访

  择一业 终一生

  有一次我连着几个月的时间,总看到一位漆器师傅在修同一件器物,就忍不住问他还要修多久。师傅回答说,7个月。因为在北京,只有伏天才能一天刷两道漆,平常是一天刷一道,而这件器物一定要刷满120道漆。

  ——2016年谈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让陈列品都活起来

  什么样的博物馆才是一座好的博物馆呢?我觉得应该看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对社会、民众做了多大程度的贡献。应当重新认识文物的价值,它们是有生命历程的,它们可以活在当代,可以融入人们现在的生活。

  ——2017年在新华网“思客讲堂”的演讲

  用生动语言讲中国故事

  要想向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打开尘封的历史,解读经典的文化,就需要用一种生动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以表达。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的“正能量”,恰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元素。

  ——2018年接受人民网专访

  没人买谈何“文创”

  过去的文创产品基本都是复制,一厢情愿地把我们认为很好的东西复制以后摆在那,也没什么人买。现在我们懂得了要研究人们生活需要什么,大家的碎片化时间怎么利用;还要挖掘自己藏品的信息,把藏品信息和人们的生活需求联系起来,才能出文创产品。

  ——2018年接受央广网采访

  打破“观众止步”的思维

  我是7年前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的。上岗以后我看到的是什么呢?我看到70%的范围是竖了一个牌,写着“非开放区,观众止步”,人们是进不去的。我看到99%的文物是沉睡在库房里面的,人们根本看不到。我看到人们沿着故宫中轴线,跟着导游的小旗往前走,没有深度感受故宫文化的魅力。

  ——2019年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上的演讲

  每件文物都要光彩照人

  当这些文物得不到保护的时候,它们是没有尊严的,它们是蓬头垢面的;它们得到了保护,得到了展示,它们就会光彩照人。所以我们全院下定决心,明年紫禁城建成600年之时,收藏的186.269万件文物每一件都必须要光彩照人。

  ——2019年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九届年会上的演讲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京 整理)

Tags:网红故宫的最大推手不是单霁翔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