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日报评论 >> 正文

知网“中枪”:学术资源供给 垄断不能是常态

http://www.newdu.com 2019/2/22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核心观点:其实,加强我国学术资源的版权保护,破解学术资源的知识产权垄断,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只有从根本上让做学术、学知识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提高学者的社会地位,提高知识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尊重学术、鼓励原创的目标。

  近日,“博士演员”翟天临被曝出曾在直播互动中表示“什么是知网”,其学术水平一时间引发网络热议。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这几天“知网”也“中枪”了,其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在学术界的垄断地位以及不公平收费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有学者甚至公开声讨中国知网的论文“垄断生意”。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中国知网的涨价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多地高校都曾出现过停用知网又重启的情况。

  除了收费问题,层出不穷的版权纠纷也让知网频频露相。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知网的版权纠纷案件多达数十件。多数原告认定,自己的作品在不知情且未收到稿酬的情况下,被中国知网收录,并提供有偿下载。众所周知,如果未经授权,论文的知识产权本来是属于论文作者而不是知网的,可见知网在管理著作权方面存在着漏洞。

  “知识付费”这几年逐渐流行,中国的知识产权概念和版权意识同样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被正视,无论影视、综艺、游戏还是数字音乐平台,正版化在泛娱乐行业已经是发展主流。而在原创内容资源领域,网络图片、互联网文学作品的版权也逐步受到重视。如今,学术电子资源同样如此。

  保护创新本身也是一种加强创新的方式,知识付费正是保护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知识应该付费,也只有付费才能激励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付费订阅已经是国外媒体的一种常态,英国《卫报》就拥有80多万付费用户,外界并没有因为新闻的公共性,就理所当然地要求媒体提供免费午餐。知网作为盈利机构,有版权保护的责任,要求用户付费下载使用其刊登的论文无可厚非,但是知网不该依仗自身掌握了核心的版权资源坐地起价。这样的收费标准、模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恐怕知网自己也未必说得清。

  学术资源的提供和分享需要有专业且系统的网络平台,知网正是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整合了学术领域的各类资源。也正是因为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学术资源规模和整合能力,知网制定了相应的版权保护机制。但是,因为缺乏竞争,知网的产品并不受市场的定价规则影响,而是根据当年文献量、核心资源、独家资源、版权问题等来单方面制定每年的价格。

  显然,这样的收费模式被限定在了单一的思路之中,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高校学者、学生等原作者不再愿意自己的文章被廉价甚至免费传播,他们当然有权维护自己合法的著作权。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环境下,版权保护意识提高带来的学术知识传播的成本提高,基本是通过转嫁给用户来化解,最终吃亏的仍然是学术资源共享平台的主要用户,包括高校、学者及学术期刊等。

  如何平衡版权保护和学术商业价值,应该引起各类学术机构和市场的进一步重视。版权收费定价不能再参照以往固有的标准和模式,也不能以版权保护为借口而对原创学术资源的价值进行商业垄断。当前,我国版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已经很明朗,希望未来有更多优质主体加入到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竞争中来,以弱化“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从而借助市场的力量逐步在资源共享平台、创作者及用户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为学术领域提供更规范化的创作空间和版权保护环境。其实,加强我国学术资源的版权保护,破解学术资源的知识产权垄断,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只有从根本上让做学术、学知识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提高学者的社会地位,提高知识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尊重学术、鼓励原创的目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
  

  经济日报-

Tags:知网“中枪”:学术资源供给,垄断不能是常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