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不养狗才能买房”,近日,山西运城某小区为打造无狗社区,向购房者提出了特殊要求。23日,该小区房地产开发商告诉记者,这条规定属于“软约束”,是希望从源头上建设无狗社区。针对此事,律师表示,开发商的禁狗条款已明确告知消费者,买卖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达成协议,应属有效的合同。(2月24日《北京青年报》)
“承诺不养狗才能买房”,开发房的做法很是罕见,不过,开放商虽然拒绝了养狗的购房者,可能也吸引了更多的不养狗的购房者,这对于开发商来说,未必是坏事。
“承诺不养狗才能买房”,因为事先“声明”,且买卖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达成协议,并不违法。从现实来看,的确,管理不文明养狗行为,对于物业来说,是最为头痛的事。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大的。为了不再在养狗事上被牵扯过多,导致直接不想接收养狗购房者,这看似省力得多,但也并不是一劳永逸。毕竟有的购房者虽然有过承诺,却在入住之后养起了狗,物业处理这类事,同样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承诺不养狗才能买房”,虽然不算霸王条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一些养狗者想要购房的权利,法律并没有禁止养狗者不能购房,小区“擅自”决定,这让人从情感上是难以接受的。
倡导文明养狗一直在做,各地对于养狗的规定多如牛毛,但真正做到文明养狗的并不多,且因为养狗而引发的纠纷并不间断。虽然全部做到文明养狗很难,却不是不去追求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说,“承诺不养狗才能买房”,是消极反对不文明养狗,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退一步说,即便是一个小区成为“无狗小区”,对于社会的文明养狗并没有什么帮助。
文明养狗的核心不在于狗,而在于人。只要管住狗主人,事情就好办了。如何管住狗主人,一方面要靠法律。对于不文明养狗,需要依法给予严惩。据报道,北京海淀法院曾经判过一起案例,因为“狗叫唤了两声”,受害者被吓得摔倒在地,到医院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后经鉴定,损伤后遗症构成八级伤残。狗主人当时认为受害者是自己摔倒的,不同意赔偿。但是,经法院审理后判令狗主人赔偿受害人医疗费等共计19万余元。如果不文明养狗要承受很高的法律成本,想必狗主人会逐渐做到文明养狗,另一方面就是严格执行。现在处理狗纠纷问题上,养大型犬、不拴狗绳等违法养犬行为很难取证和追踪,执法也存在一些风险。如果能够发动基层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社会共治,协同管理养狗事务,则更有利于促进文明养狗。
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做到文明养狗是底线,需要养狗者的自律,更需要法律的严格执行,而打造“无狗小区”只是想营造出一片没有狗干扰的“宁静”,显得有点消极。其实,任何小区都应该为“文明养狗”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是消极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