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青椒”成才,多送“雪中炭”

http://www.newdu.com 2019/2/27 人民日报 喻思南 参加讨论

  优秀“青椒”想要脱颖而出,关键的资源平台“扶一把”很重要,但归结到底还是要在科研资源分配体系上做好顶层设计

  不久前,听清华大学一位青年教师感慨:“多亏了‘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我才得以启动想做的项目,科研生涯走好了关键的第一步!”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经费并不多,何以如此重要?细问才了解原委:数年前她刚刚回国,没“帽子”、职称低、论文也不多,单枪匹马不容易申请到研究资助。同时,清华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后,“非升即走”的考核之下,她面临尽快出成果的压力。这份不大的资助,犹如雪中送炭,让她喘了口气,更放心地去做科研。

  跨过了最初的坎,这位青年教师已成长为所在领域的学术新星。然而,并不是所有青年教师都有这般幸运。初入教学科研工作积累尚浅,青年教师也被称为“青椒”。申请科研项目时缺少竞争力,即便有好的想法,也难以施展拳脚。缺乏资助,往往又难以产出高质量成果,没有拿得出手的“硬货”,学术界不认可,转而又影响项目申报。可见,成长初期缺乏资源和平台是“青椒”成才的痛点。

  优秀“青椒”想要脱颖而出,固然要依靠自身努力,可关键的资源平台“扶一把”也同样重要。通常,“青椒”正处于科研的起步期,条条框框少、创新活力强,如果在迫切需要资源的时候得不到支持,能量释放不出来,甚至任由岁月蹉跎,不仅是他们人生的遗憾,也是创新人才资源的损失。

  应该看到,我们在助力青年科研人才成长上还有值得完善的空间。比如,评定标准过于看重职称、学历,论文数量和人才“帽子”等指标;在实际工作中,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对那些有才华、有潜力、尚未成名的“小人物”关注不够。以至于有科学家戏言:年轻时最需要的时候,得不到承认;创造高峰期过去后,各种荣誉和支持又纷至沓来。

  给“青椒”在成才的关口帮上一把,投入可能并不多,却会收获惊喜。“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累计资助的1000多名年轻人,不少走出摸索期,成为各个领域的骨干,一些人年纪轻轻就带领团队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

  当然,“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也好,其他人才计划也罢,由管理部门来制定专门政策来扶持,一来惠及的人群毕竟有限,二来也可能干预科研生态,造成新的不公平。因而,要让有潜力、热心科研的“青椒”破土而成,归结到底要在科研资源分配体系上做好顶层设计。只要环境土壤符合科研发展规律,何愁“青椒”不自然生长。

Tags:“青椒”成才,多送“雪中炭”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