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两期视频,请来《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的6位同志,讲述报告起草背后的故事。在谈到写作要求时,他们讲述报告字斟句酌的过程,详解如何“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明问题”。
起草组同志举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个税起征点”的例子。“个税起征点”本身不是专业术语,只是老百姓的一个习惯性称呼,在财政圈它叫“免征额”,但是《政府工作报告》最后还是采用了“个税起征点”一词,因为老百姓听得懂。
《政府工作报告》与近14亿人利益息息相关,使用怎样的语言风格,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说明问题,都要考虑不仅让老百姓易懂,还要易感、易想、易得。为此,起草组同志说,甚至“生造”出一些词汇,以便生动、易懂。近些年,一些“生造词”成了热词和流行词。
比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流量‘漫游费’”。在移动通信领域,本没有这个词,只有“本地流量”“省内流量”“国内流量”等术语,但为了形象地说明网民受困于网络流量异地收费,最后使用了“流量‘漫游费’”一词。这个词与“个税起征点”异曲同工,一见即明,一说即懂,如今这个词早被人们使用习惯。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创客”一词,极其生动地形容了一类创业人才,当即成为流行热词,成为一名“创客”,不但又酷又有才,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梦想。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出现“互联网+”一词,将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及政府服务的影响推动作用概括得生动凝炼。如今我们高频使用的“海绵城市”“蓝天保卫战”等词汇,其实都来自《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凝缩呈现了过去和未来一年的国之大计,字数不算多,一直有“一字千金”的说法。惟其如此,分量极重,几乎每个字、每句话、每个用词都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诸如“个税起征点”这样的词汇,显然不是信手拈来,正是因为如此千锤百炼,我们方能感受到报告背后的深刻用意。
《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人民交出的一份答卷。努力使用老百姓的话、老百姓听得懂的词,让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看得进、读得懂,向人民作答的政治诚意就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这正是处处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