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并把提升产业链水平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呈现诸多新特征,全球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智能制造进入加速拓展期,信息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产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转型。国际产业变革的这些新态势,对我国提升产业链水平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我们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产业链升级的思路,由“结构”标准向“效率”标准转变,由“技术”升级向“系统”升级转变,由“产业”思维向“体系”思维转变,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促进形成具有更高生产率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由“结构”标准向“效率”标准转变。过去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服务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占比最大的产业。但与此同时,全要素生产率持续下降,即出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效率下降的“逆库兹涅茨化”问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体系日趋完备,资源在产业间再配置的空间逐步缩小,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思维需要向提升产业链水平思维转变,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要从“结构”标准向“效率”标准转变。
二是由“技术”升级向“系统”升级转变。由于智能制造体系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多层面技术的协同突破和应用,我国的产业升级部署不能仅仅停留在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还要协同推进传感、大数据、纳米新材料等通用技术领域的突破,同时要加强大规模生产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可重构生产系统和工业互联网系统的战略部署。
三是由“产业”思维向“体系”思维转变。过去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仅仅聚焦于“产业”自身,而忽略了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协同,表现为产业升级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的问题比较突出。产业发展要从单一“产业”思维向“现代产业体系”思维转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和人才链,加快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