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多次提到精准扶贫,重申“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并警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警钟长鸣,不要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强调“要经得住历史检验”。殷殷忠告的背后,是对扶贫大计的切切关注,各级领导和扶贫一线的干部当对照自查,深刻警醒。更重要的是坚定信心、落实责任,要有向人民“交账”、向历史“交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距2020年底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近年来中央一再明方向、鼓干劲、正风气,但还有个别地方对精准扶贫精神领会不深不透,脱贫攻坚责任传导不到位、市县主体责任“挂空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还有极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对精准扶贫的深刻意义领会不深,抱着“到点完事”混日子的侥幸心理,在工作中企图蒙混过关。
中央提出的“一户一策”仍然落实不到位,长效增收机制不健全,贫困户“养头牛就当项目,种点菜就算产业,打个工就是发展”的现象突出;在一些贫困县,有的贫困户刚“戴帽”没多久就被“摘帽”,与产业发展规律不符。
还有一些地方对精准扶贫的统筹协调不够,仍陷在“怎么干”的怪圈中打转转,特色产业发展政策两月一小改半年一大变,搞得下面一头雾水,不敢放开手脚干;有的省份在完成精准扶贫指标、协调扶贫产业发展上缺乏兼顾,两三个月的时间突然建起几万个农村合作社,导致绝大多数合作社空有其名,财政补贴打了水漂。
更需要警惕的是,基层反映现在脱贫攻坚中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象,把开会、发文件当落实的“唯政绩论”,凡有扶贫事务必先层层下发文件,接着就是层层召开会议,基层部门领导和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整天忙于赶场子开会;考核评估只看资料全不全、表填得好不好,只顾自己“算账”,不问群众买不买账,甚至出现为了给贫困户“摘帽”,把人家自家种来当口粮的马铃薯按市场价算成收入的乱象。
这些表面文章喊起来轰轰烈烈,说起来头头是道,实则装腔作势,把扶贫工作落实到了会议上,写进了文件里,汇报时美其名曰“某某经验”,做宣传专门“挑盆景”“选花瓶”,实际上没有真正扎根基层、惠及群众。
表态多行动少,调门高落实差,必然结果就是搞虚假脱贫、短期化脱贫、简单化脱贫,要么“掐着点断奶”仓促销号,要么在贫困户不认可的情况下让其“被脱贫”。欺上瞒下公然应付差事,置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利益和全局利益于不顾,好经念歪,贻害无穷。其根子还在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定性自觉性不够,工作作风不实。
应该承认,一些地方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底子薄,项目吸纳能力差,加上环境恶劣,发展空间小,群众致富的路子窄,确实给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但精准扶贫不是一锤子买卖,把扶贫做真做实,着眼的是贫困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不光要扶“口袋”,更重要的是扶思想、扶志气、扶干劲。不仅要把贫困群众“扶起来”,而且要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这就要切实巩固好贫困地区群众的长效增收机制,做强扶贫产业,做好发展文章、强基固本。
精准扶贫,事关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千千万万贫困群众的命运,容不得半点懈怠,更不容虚假蒙混。精准扶贫是攻坚战,反贫困斗争是持久战,打硬仗必须有硬作风,务必扎根农村、心系群众,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外在效果”,不做表面文章。同时还要加强问责,对上面喊破嗓子下面不挪步子的消极应对行为严查细究。
“事有所成必是吏有所为”。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向人民“交账”、向历史“交账”这根弦,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吃住一股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