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江苏省丹阳市宝马4S店,女子坐在宝马车引擎盖上嘶嚎,疑似与店家发生纠纷,不料引擎盖被坐坏。22日,涉事4S店证实了此事,并表示已报警。 (4月23日《北京时间》)
西安奔驰车维权的女士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引得大批维权者纷纷效仿,“都坐上引擎盖”,想搭一搭新闻的“快车”,却事与愿违,一些人甚至吃上了官司。
最近,江苏一女子因所购宝马X1越野车发生事故后安全气囊未弹出,致车上人员受伤,找店方交涉无果后,遂模仿西安女车主坐上引擎盖“讨说法”。但是,维权的过程中压塌了4S店宝马车的引擎盖,令人啼笑皆非。网友表式“引擎盖很累”,效仿维权之火持续燎原。不仅仅在江苏丹阳市,继西安女车主坐奔驰车引擎盖维权后,兰州、长沙、江苏等地又接连出现“复制版本”。
事实上,依靠“围观”解决问题的网络维权,只有第一个人能吃上螃蟹。该女子维权确有“东施效颦”之嫌, “维权模仿”成为一种现象,说明此类问题非偶然,但从侧面也反映出消费者投诉无果,监管不作为的困境。当常规的维权道路遭堵塞,消费者声音难以被聆听、权益难以被伸张。
消费者不顾个人形象,无非是想要借助新闻曝光,自己“拓宽”维权途径。消费者急于维护自己权益的心情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利用舆论倒逼管理部门解决问题,属于消费者维权的“无奈之举”。
“围观”式的维权本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现象。然当下的维权,维权道路上阻难重重,没有权力和人脉,想要成功的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权的每一步都如同打关。管理者和执法者的“隐身”,也助长了“围观”式维权的势头。而走常规维权道路的人越来越少,靠“闹事”解决问题得人却越来越多。要改变当前的形势,则应当从“平衡执法”和“管理作为”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管理者应当主动积极“作为”,使国家的政策落地。如果管理部门、执法部门对消费者的维权视而不见,当网络大军开始声讨的时候才作为。这便是执法“形式主义”,走走过场,“道义”和“真理”就永远在路上。政策无法落地生根,维权就像是在沙上建塔,落不到实处。只有政策下放基层,执行到位,政策才能真“落地生根”。
另一方面,执法者应当端平“一碗水”,平衡“法律天平”。如果偏向任意一方,法律都会有失公允。调查部门、监察部门的调查结果,当即时公布,而不是遮遮掩掩,“雾化”真相。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权力在阳光下正常运行,才能正视听,服民心。
让维权者听见回音。希望多些管理“主动”、执法“平衡”,少些“不闹不解决”式维权。当常规维权道路重归通畅时,通过舆论声讨的维权“浪潮”自然会平静的消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