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有人质疑中国经济之时,一项来自英国的统计数据让人眼前一亮:今年1至4月,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地投资来源国。
绿地投资对很多人而言还是个陌生概念,但其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直接投资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直接投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对国外企业收购兼并,另一类是到东道国建一个企业。通俗地讲,在一块空地上,从无到有新建一个企业,这类投资被形容为绿地投资。
“绿地”带给人几许诗意,但背后更多的是艰辛。可以想象,一家企业远赴异国他乡,从无到有搞建设,需要做大量筹建工作,建设周期无形中拉长;创建过程中,跨国企业完全承担其风险;企业建成后,还面临开拓市场、与东道国水土相适应等一系列挑战。显然,对投资方来说,绿地投资比另一种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更为不易。
这种“不易”在当今世界投资趋势中有所体现。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跨境并购大幅增长了61%,成为推动全球FDI(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但绿地投资却停滞不前。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绿地投资有所下降。
在如此背景下,我国绿地投资却逆势增长,这既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实力,更透露出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做出的一份不容忽视的贡献。
对东道国来说,绿地投资创建新企业意味着增加生产力,提高就业,引进先进管理和技术。相对来说,收购兼并不能增加经济总量,而绿地投资则能增加经济总量,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因此绿地投资广受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欢迎。
如今,来自中国的绿地投资为许多国家所青睐。据报道,今年3月,美国俄亥俄州州长、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角逐者约翰·卡西奇曾与当地官员一起推动中国企业福耀落户代顿市以南的工业化郊区莫雷纳,福耀工厂成了卡西奇竞选集会宣传的功绩。
中国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进行的绿地投资成绩更是有目共睹。比如中国广核集团在纳米比亚的湖山铀矿项目,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三一重工”德国贝德堡产业园,集制造工厂、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于一体,覆盖整个欧洲市场;奇瑞在海外大量建厂,带动了所在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进行包括绿地投资在内的海外投资,这其中既有提高自身发展、实现全球资源配置、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更有参与世界经济,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真诚和付出。
古人云,利者义之和。又言,利在义中。中国绿地投资在全球式微时能异军突起,为所到之国投建各种实业,并积极融入当地,努力实现本土化,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利”精神,为世界经济发展实实在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