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订单农业受困,不能只怪农民不守约

http://www.newdu.com 2016/7/8 光明网 然玉 参加讨论

  从前几年的大蒜、生姜,到今年的玛咖、菠萝,在农产品价格暴跌中,农民很受伤。订单农业作为以销定产的重要手段,对稳定农产品价格、确保农民合理收益、抵御市场价格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订单农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因为部分农民契约意识差、恶意违约而变得难以推行,这反过来又伤害了商户和农民。(7月6日《人民日报》)

  作为抵御农产品价格周期波动的重要机制,订单农业一度被各方寄予厚望。然而近些年的实践表明,这一理想化的风险平抑工具,远远未能发挥预想中的作用。不少农民契约意识孱弱,动辄毁约甚至不以为意,一次次使得一纸购销合同形同虚设。轮番上演的单方面毁约事件,不仅让相关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也让农民群体本身付出了惨痛代价。到头来,几乎一切如故!农民仍不得不以一己之力,去应对不可预知的市场风险。

  众所周知的是,农业生产天然存在着滞后性和长周期性,这客观上决定了农民很难及时、准确地安排生产过程。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才形成了农产品价格“周期怪圈”现象。而所谓订单农业,其核心逻辑就在于“以销定产”。倘若严格执行,这一模式将有效实现供需平衡,避免由生产不足或过剩而引发价格巨震……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一些农民受眼前短利驱动,往往会选择性执行购销合同,这无异于是亲手解除了“自我保护”的机制。

  现如今,订单农业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小农心理”作祟。农民群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熟悉商品社会的那套契约体系和交易方式,而且对违约行为的性质和后果也缺乏完整的认知。除此以外,我们同样应该看到的是,大多数的涉农购销合同,都不具备必要的担保机制和强制执行的可能。一旦农民单方面撕毁合同,企业顾忌于超高的催收成本,往往也只能是听之任之。

  没有“履约保证金”作保,没有管用的追责索赔渠道兜底,订单农业以及相关产销合同,当然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可言。之于此,已有观点提出,要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可是在此之前,我们显然最先应该做的,还是改变分散化、个体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将孤立的农业生产者,吸收进组织化的专业生产合作社中,吸收进金融惠农和科技惠农的扶持体系之内——只有让农民处于更为紧密的人际网络和利益结构之内,其才会更为重视个人诚信的价值。

  当反思订单农业所面临的尴尬遭遇,我们总是将矛头指向农民契约精神的缺失。可这就是全部的真相吗?试问,有没有一套合理的议价机制,能够保证农民可以获得一个相对实惠的合同收购价?又有没有一种动态的博弈平台,来回应农民由短期市场行情所产生的利益关切?相较于培育农民的信用意识,建立真正公平合理的市场定价和交易体制,对于发展订单农业同样至关重要。

Tags:订单农业受困,不能只怪农民不守约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