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问题,也不是什么问题。”
昨日,宝莲生物对本报对其财务造假质疑的报道给出了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
不仅如此,在宝莲生物董秘对媒体的回应中,对本报指出的问题也是避重就轻。
被疑关联交易
回答退货正常
本报此前报道称,对宝莲生物做过尽职调查的机构投资者表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公司一些财务方面的可疑问题。
上述投资者指出,2015年,宝莲生物前三大客户占了公司营业收入87%,单一客户依赖性强。而该三大客户均为位于成都的贸易公司,第一大客户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在创办宝莲生物前所在企业的老客户,前两大客户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此外,公司主营甜菊糖和藏红花素,甜菊糖存在较长时间的经营历史,但藏红花素2015年才开始实现较大金额的销售收入,而货款一直未收回。针对上述情况,该机构对公司的销售收入(特别是藏红花素)的真实性难以确认。
此后,又得知宝莲生物销往第三大客户的藏红花素发生退货。因此,他们认为该项目投资存在较大风险,故暂停了项目跟进。
对于本报以上问题,宝莲生物董秘仅仅选择了退货问题进行解释。他表示,退货情况的确存在,但这对生产研发型公司来说较为普遍,“因为藏红花素仍是研发型产品,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客户退回重发也很正常。”
强调农业项目特殊性
避而不谈关联交易
谈到财务造假嫌疑,宝莲生物董秘表示,“说是问题也是问题,说不是问题也不是问题。我们上半年的确涉及到农业种植,而农业种植有着很高的不确定性,所以在财务核算方面非常严格,若按照新三板的财务标准和平常的财务审计并无不妥;但我们有着转板和IPO的考量,如果选择现在将一些财务信息公开,对于后期的IPO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才做摘牌之举。”
宝莲生物将公司主动摘牌的原因归结为农业种植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单就这一点来说,并无不妥。
一位曾经做过农业项目的审计师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坦言,农业企业是审计师的恶梦,“农业项目确实是高风险,目前各大会计师事务所承接时都是慎之又慎。种植、养殖项目,由于涉及生物性资产的特殊性,是农业类企业的重灾区。农业加工企业能稍好点,不过,万福生科就是加工类。”
宝莲生物对于最为关键的关联交易问题始终避而不谈。
“他们解释不清楚关联交易,这是问题的根本”,上述机构投资者称,“当时开投决会的时候,就是因为从逻辑上讲不通,我们决定不跟进了。其实他们造假的手法很低劣。”
有新三板研究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虽然新三板并没有业绩压力,但企业上新三板的最终目的是要融资,要面对市场和投资者。企业为了一个高估值,会非正常地做大收入和利润,有造假的动机。
融资需求强烈
不排除重新包装另启IPO
按照宝莲生物的说法,公司有着转板和IPO的考量。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所投项目摘牌,总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有宝莲生物投资者向媒体表示,企业从新三板退市,意味着三板的退出渠道被完全封死,此前的投资预期也会大打折扣。“虽然企业承诺回购股份,并按照12%的年化收益给出相应的补贴,但目前的情况,也只能得到3%-4%的补贴,这跟此前的投资预期相差甚远。”
不过,宝莲生物另谋IPO的想法或将会付诸实施。《证券日报》记者翻阅宝莲生物的《公开转让说明书》,在公司的竞争劣势一项,宝莲生物如此描述:植物提取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且市场竞争非常充分,公司购买先进设备、采购原材料、强化研发能力、提升工艺水平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公司融资渠道单一束缚了企业更快的发展。
而目前公司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竞争对手主要有5家,分别是谱赛科(江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诸城市浩天药业有限公司、赣州菊隆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谱赛科在伦敦上市,同时是赣州菊隆的实际控制人;青岛润德生物是加拿大GLG集团在华投资企业,GLG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浩天药业和华仙甜菊也均实力雄厚。
宝莲生物谋求融资的冲动很大,加之背后投资机构退出的需求,不排除宝莲生物重新包装,另启IPO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