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3日举行的“燃料乙醇——清洁可持续能源/美国的经验分享交流会”上,《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在交通去碳化、保护水资源和土壤方面效果显著,但其生产在多个主要市场尤其是亚洲受到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
联合国可持续能源倡议小组专家奥斯特米尔博士表示,如果政策框架没有显著改善,国际能源署生物燃料路线图中占比27%的2050年长远目标将很难实现。对此,专家建议,中国可借鉴美国的产业政策经验,立法驱动行业发展。
目前,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推行燃料乙醇,美国、巴西、中国分列全球前三。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达到4423万吨,90%以上的区域使用乙醇汽油,并已连续6年成为燃料乙醇净出口国,燃料乙醇出口到世界3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
美国肺协会环境健康副总裁安吉拉·Tin认为,燃料乙醇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她介绍说,《清洁空气法》成为美国推广乙醇汽油的第一个法案,为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1979年,美国建立了联邦政府的“乙醇发展计划”,开始推广使用含10%乙醇的混合燃料。2016年美国农业部生物燃料基础设施补贴政策,包括政府提供1亿美元补贴款、1:1配套投资、2亿美元乙醇基础设施投入、新增5000台乙醇加油泵、1400间加油站等。
“燃料乙醇是联通农业、能源和环保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它应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车用乙醇推广领导小组特约专家乔映宾说。“目前中国面临重大的粮食去库存,保障农民利益的课题,也面临重大的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燃料乙醇使用国,他们的经验会对中国在产业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