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兰州11月1日(记者陈发明) 为破解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张皮”、技术供给与实际需求不配套、科技成果与市场资本相脱节等痼疾,甘肃省将强化科技创新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科学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针对产学研用的“结点”、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日前在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表示,要在“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任督二脉”。
王三运分析说,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关键是深化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打通“任脉”。“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法规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审批程序繁琐,办理周期很长,有的甚至根本走不通。”王三运指出,要有效破除科技成果“不转化相安无事、一转化处处受限”的怪圈。
具体工作中,甘肃将扎实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提高职务发明成果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分配比例,催生更多具有转化价值、能够形成产业的技术成果。据了解,日前出台的《甘肃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鼓励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院所转制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收益分成、折股和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份)期权等方式进行激励;经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从事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取得技术服务报酬或者从企业获得股权、期权和分红;完善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将专利权质押贷款纳入风险补偿范围。
同时,对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王三运认为关键是完善成果转化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打通“督脉”。为此,甘肃一方面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围绕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科技园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点支持建设若干个科技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基地。据了解,今年7月份,甘肃已经在兰州新区挂牌建立兰白试验区联合创新研究院。
另一方面,甘肃将健全科技成果落地机制,从孵化、中试、投产等各环节入手,完善成果转化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特别是拓展金融科技融合渠道,尽快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面的实施细则,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金投向技术研发侧和成果转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