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改新动向:中石油拟上调非居民气价10%-20%
业内人士表示,冬季供气紧张下的调峰气价上调是市场化行为,上游企业需要与下游企业充分协商提价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自去年11月20日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下调后,天然气市场增速明显回暖。
随着冬季用气高峰的到来,部分地区天然气供应或出现短缺,为了缓解保供的压力,中石油计划自11月20日起上调非居民天然气价格10%-20%。
业内人士表示,冬季供气紧张下的调峰气价上调是市场化行为,上游企业需要与下游企业充分协商提价。
前不久,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明确储气服务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
分析师认为,上述通知拉开了我国天然气储备调峰气价市场化序幕,或带动今冬明春储气调峰天然气价格的上调。
储备调峰气价拉开市场化序幕
今年以来,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在逐步加速。
近日,发改委公开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明确储气设施相关价格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储气服务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储气设施天然气购销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并鼓励城镇燃气企业投资建设储气设施。
安迅思分析师郁丽程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通知》的发行,是继天然气长输管输定价机制改革文件发布后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放开两头”中在供应端放开市场化的体现。
目前天气渐冷,冬季供暖提上日程,本次《通知》将拉开我国天然气储备调峰气价市场化序幕,或带动今冬明春储气调峰天然气价格的上调。
在她看来,天然气储备调峰气价的市场化开放也将刺激企业建设天然气储气设施的积极性,增强我国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由于我国天然气季节性峰谷差较大,储气库和地面储气罐等储气设施担任着重要的调峰应急功能,尤其在冬季供暖季用气高峰期,储气对保供意义重大。
郁丽程表示,此前我国储气库冬季调峰气价并未实现市场化,基本执行政府规定的统一价格,而储气库设施建设运营成本偏高,亏损运营常态下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因此我国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一般都是政治性任务项目,建设主体单一、建设进程滞后且调峰能力不足。
据安迅思统计,目前我国建成投运的储气库(群)仅17座,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投资。
本次《通知》明确,储气设施经营企业可统筹考虑天然气购进成本和储气服务成本,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对外销售价格,终结了之前统一气价的历史。
郁丽程还表示,随着气候渐冷带来的供暖季用气需求增加,加上近年来工业“煤改气”和锅炉改造带来的稳定需求增量,今冬明春储气调峰价格上涨成必然趋势。
中石油拟上调非居民天然气价格
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2016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主要供气企业要落实既定冬季增产计划,全力实现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稳定供应,确保居民生活等重点用气需求,确保长庆、塔里木、普光等主力气田满负荷生产,稳定供气。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中石油要求地方公司根据市场情况与用户协商确定冬季非居民用气基量,计划11月20日起非居民用气基量销售价格统一上浮10%-20%。
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表示,非居民用天然气今年冬季调峰气价将在20%的范围内上浮,上游企业需要与下游企业充分协商提价。
业内认为,冬季供气紧张下的调峰气价上调是市场化行为。
2015年11月18日,发改委发布《关于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将非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并规定暂不上浮,下浮不限,自2016月11月20日起最高可上浮20%。
需要一提的是,去年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下调以来,天然气相比替代能源的经济性有所恢复,今年天然气市场增速明显回暖。此外,随着华北区域治理大气雾霾,锅炉“煤改气”工作的迅速展开,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速相比其它地区更为突出,今冬天然气供应的区域性差异更为明显。
隆众石化网天然气分析师王皓浩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石油主要是考虑到了今年冬季北方地区天然气供应会出现短缺。上调非居民用气价格,增加工商业用气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气量,减轻今冬天然气供应紧张的状况,缓解其保供的压力。
随着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加速,天然气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
安迅思分析师韩小庆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根据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整体思路,倾向于在政府的监管下,逐步由市场决定。且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市场需要灵活的定价机制,且根据供需关系,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差别化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