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证券 >> 要闻 >> 正文

熊锦秋:上市公司募资买理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http://www.newdu.com 2016/11/3 每日经济新闻 佚名 参加讨论

  ◎熊锦秋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663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公告购买理财产品,共计涉及理财产品个数达到6540个,累计认购金额已超5400亿元,有些上市公司一边定增募资、一边买理财。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应收紧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以及募集资金使用政策,防止上市公司浪费宝贵资源。

  有时上市公司账上会有闲钱或者募集资金闲置,闲着也是闲着,用来购买理财产品增厚股东收益,似乎无可厚非。2012年底,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其中规定上市公司“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可进行现金管理”,当然投资的产品须符合“安全性高”等条件。按此规定,闲置的募集资金可用来购买理财产品。而在该《指引》发布前,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只限于公司自有的闲置资金,不能使用募集资金。

  但问题也由此引发。募集资金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口子放开后,这方面的案例越来越多,用于理财的资金占募投资金总额比例也越来越高。有些上市公司甚至把购买理财产品作为主业,今年以来共有5家上市公司的理财产品累计投资金额超过100亿元,另外有些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主要就靠理财产品收益。

  既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闲置,为什么当初还募集那么多资金?股民投资股票,是想获得比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上市公司大笔募集资金投资理财产品,甚至主要利润就靠理财产品,那投资者还买股票干什么,自己直接买理财产品不就得了,免得费二遍事、枉费中间成本。

  目前融资难、融资成本过高是制约部分企业发展的瓶颈,上市公司从投资者那里募集资金,不用还本付息,本应利用这个绝对优势尽快将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更多财富回报股民。但有些上市公司却将宝贵的资本购买理财产品,这是对资本资源的巨大浪费,是脱实向虚,对此必须严格规范。

  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当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制度还失之于宽、松、软。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A股IPO融资金额为770亿元,而定向增发(现金)融资金额为9177亿元。监管部门对IPO严格把关,再融资的门槛却相对较低。亏损问题企业均可定向增发,有些上市公司与增发对象私下约定、相互捧场,A股市场再融资金额现狂飙之势。

  另一方面,闲置募集资金可用来购买理财产品一经允许,上市公司以募投项目的名义圈到大笔资金,然后以市场形势不好等托辞减少募投项目投入、甚至放弃募投项目,转而大笔购买理财产品,由此董监高就可躺在床上睡大觉、坐等收益到账,凸显上市公司娇、懒、散。

  为此,证券市场要提倡资本节约理念。不仅证券市场的企业需要资本支持,社会上其他企业同样需要资本支持,如果上市公司没有好项目,或者不能很好地使用资本,那么理应让这些资本到其他领域找机会。监管部门应进一步严格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提高再融资门槛,同时堵上募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这条路。

  要推动上市公司分红回购。上市公司不仅不宜用募集资金买理财产品,而且如果账上闲钱多,没有好的投资方向,也应通过分红或回购的方式,将这些资金回馈到股民手中,让股民自己选择更好的投资方向。上市公司不要担心将来有好项目需要用钱时不好找钱,只要公司树立起对股民负责、给股民以丰厚回报的好形象,到时投资者自然会争相参与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当然,监管部门需为此简化再融资审核流程以及回购流程等,大力提高市场效率。

  要建立现金资产公司退市制度。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规定,现金资产公司(指全部或大部分资产为现金的公司)并不适合上市,需要停牌,其复牌申请将被视为新上市申请处理。

  A股市场也应建立类似退市制度,对于主要资产为现金(或相当于现金的证券)的公司,则需停牌退市,若要上市需重走IPO上市通道,由此可逼迫上市公司将资金投入实体经济,而非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或者趴在账上晒太阳。

Tags:熊锦秋上市公司募资买理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