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正文

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初探(下)

http://www.newdu.com 2018/3/7 《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2期 朱乃肖 黄… 参加讨论

(一)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与封闭式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保护内涵发生了变化。(1)侧重点不同。封闭式创新下,知识产权保护侧重维护企业的垄断地位;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保护侧重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商业价值。(2)突出的获利点不同。封闭式创新下知识产权保护强调通过知识的蓄积来获利,而开放式创新下,保护的同时强调知识分享,合作共赢(王雎,2010)。(3)反映的企业间的关系不同。封闭式创新下知识产权保护强调企业之间的边界是严格而分明的,而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知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流进企业和流出企业。
    (二)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运营和知识产权保护是相互渗透的
    

    1.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保护体现了企业开放的态度。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统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系统,是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同时让创新者能够通过自己使用或者允许他人有偿使用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来补偿发明成本,获取超额利润,反过来也推动了创新技术本身的商业化过程。
    2.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是企业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企业之间知识产权的纠纷已经不是简单的胜负之分,因此,从长远来讲,知识产权保护更体现了开放的态度。例如,2011年1月24日华为在控告摩托罗拉非法向诺基亚西门子网络转移华为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中胜诉,华为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法不仅使自己的权利受到保护,最直接的结果是,大大提高了华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3.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的开放是有一定的界限。企业需要做到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运营的平衡。IBM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2005年1月,IBM建立了一个全行业“专利共享”(Patent Commons)的平台,免费开放的专利就有14项,主要是为了扩大网络沟通与交流,而有关大型主机计算、数据库软件以及其它完整的产品方面的专利却不曾涉及(余翔、詹爱岚,2006)。由此看出,企业必须做好关系到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利的开放是建立在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企业实力和社会功德力的基础之上二
    (三)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运营的主要环节
    

    1.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来说,很多企业家对知识产权的概念比较清楚,经过多年的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很多企业家拥有专利之后,会很快采取法律手段进行保护,因为这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对它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对知识产权仅仅通过法律手段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对它的管理和运营,才能使它最大限度为企业增加价值,成为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
    2.确定知识产权的组合方式。每个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内容是各不相同的,企业在对这些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如注册专利、商标、品牌等等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将它们进行合理的组合。这个组合包括几个方面:(1)这些专利、品牌、商标、商业秘密和计算机软件源代码之间进行组合,以便发挥更大的效用;(2)这些知识产权与企业的其他资源进行组合,例如把它们与客户销售网络、价格表、商业惯例、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等等相组合,形成一揽子知识含量高的商品,然后再将组合后的商品作为一个整体推向市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它们创造利润的潜力。当然,在做组合之前,首先要列出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清单,包括专利清单、品牌清单、商业秘密清单和源代码清单等等,在摸清家底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组合。
    3.设计知识产权管理系统(IPMS)。为了使企业的知识产权组合更加具有科学性,企业还必须建立一个IPMS系统(Intellectual Property。Management System)。这个系统有如下的要求:(1)总体目标要明确,要描述出企业最终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2)每个阶段目标要清晰,要将每个阶段基本的功能性要素以及决策过程囊括进去,同时还要包括支持它们的工作流程和数据库;(3)建立系统的工作程序要清晰,可以先从最初阶段的系统设计开始,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向总层次上扩展,直到最后基本完善;(4)在运营中不断修改和完善IPMS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再将原来的系统模板进行升级,以确保整个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4.设计组合数据库。在建立IPMS体系中,设计组合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专利为例,有效的专利管理,要求我们不仅有每项专利的书面文件,而且还要有每项专利的有用信息的计算机文件,或者称为数据库文件。这些数据库文件对企业各种决策都起重要作用,例如,通常企业是把专利作为法律文件管理,但是如果企业高层决定把专利作为商业资产管理,或者是将专利作为战略性商业决策时,都必须首先认真研究数据库文件。设计最佳的组合数据库对这些重大决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设计对竞争对手的评估方案。商业领域的竞争无所不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必须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在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运营时,必须深入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了解竞争者的企业在当前的地位和能力,以及自己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通常我们把这些活动称为“设计对竞争对手的评估方案”。这个方案设计得好,充分反映了竞争对手的实力和本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就能使自己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6.制定有特色的专利政策。不同的企业会制定不同的专利政策,即使是同一个企业,由于各种产品的成熟程度不一样也会制定不同的专利政策。企业往往在进行商业谈判前,要对自己手中掌握的专利进行分类处理,例如,对有的产品或者生产流程,企业要对它的实用性、新颖性申请专利,而有些产品或者流程,因为在未来的竞争中有潜力,企业要为它的未来的商业潜在竞争力而申请专利。总之,不论是在现实经营中正在发挥作用的专利,还是在未来商业运营中才发挥作用的专利,企业都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专利政策,以便最大限度保护、管理和运营自己的专利,并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此外,不申请专利也是企业一种专利政策。有的专利产生后,如果企业经过认真研究自己的商业战略,认真做好申请专利的成本预算,经过比较分析,尤其是对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暂时不申请专利对企业经营更加有利的话,企业也可以采取不申请专利的政策。
    7.规范生产专利产品的流程。企业一旦确认对某些产品申请专利后,这些产品的生产就应该按照严格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管理和经营。这种规范的生产流程对专利产品生产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这些生产流程是企业高级工程师和创新人员智慧的结晶,针对不同产品产生的不同的生产流程因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些规范的生产流程又是专利产品质量的保证,它将构成对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经营的重要环节。
    8.建立评估无形资产的制度。要对企业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和经营,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和评估流程。这个评估制度和评估流程是以“智力资本运营商业模式”为基础,从“价值创造”—“价值提取”—“价值实现”三个方面出发,认真评估企业的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部门、财务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等在企业智力资本运营中的不同作用,以及他们对企业无形资产增值的贡献。
    9.培养对未来潜在商业价值的分析能力。一个企业不仅要重视现有产品创造价值的作用,同时更要重视对未来有商业竞争力的产品的培养以及对这些产品未来商业潜力的分析。众所周知,不同产品的成长期是不一样的,它们进入市场的最佳时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建立产品的数据库,规范产品的生产流程,对产品未来增值做正确的评估,都能有效提高企业对产品未来商业价值的正确分析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将大大提高企业整体经营和管理水平,也成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经营的重要环节。
    10.培养建立战略联盟的能力。企业在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中,培养其建立战略联盟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个战略联盟可能是企业现有的合作伙伴,也可能是企业现在的竞争者,通过结盟达到1+1。俗话说,商场上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这个“朋友”和“敌人”的“转化剂”就是商业利益。因此,当企业准备把自己的专利技术、创新产品进行商业化运作时,应该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通过许可证贸易手段,或者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手段,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参考文献:
    [1]李浩.企业创新中的知识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0.
    [2]王雎.开放式创新下的占有制度:基于知识产权的探讨[J].科研管理,2010,(1):153-159.
    [3]杨武.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312-314.
    [4]余翔,詹爱岚.基于专利开放IBM专利战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0):82-84.
    [5]周雪光.“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5,(2):1-31.
    [6]张耀辉.知识产权的优化配置[J].中国社会科学,2011,(5):53-60.
    [7]亨利·切萨布鲁夫.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C.K.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operation[J].Ha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2-15.
    [9]Chesbrough.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it is not just about technology anymore[J].Structure & Leadership,2007,35 (6):12-17.
    [10]Chesbrough,Crowther.Beyond high-tech:early adopters of open innovation in other industries[J].R& D Management,2006,36(3):229-236.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zh003)。
    作者简介:朱乃肖(1952—),女,云南人,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智力资本商业化运营;黄春花(1987—),女,湖南株洲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知识产权运营。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Tags:开放式创新下的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初探(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