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正文

集团公司战略成本动因控制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对外经贸》2012年第3期 于晓红 参加讨论

摘要:集团公司在战略成本动因控制方面存在规模经济与经营多样化难以协调、技术创新使经验积累失效、企业成果易被模仿等风险,因此,集团公司应及时制定加强市场调研和企业规模控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等风险防范策略。
    关键词:集团公司,战略成本动因控制,控制风险
    随着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战略成本动因控制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有效实施战略成本动因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协调战略成本动因各因素,充分发挥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企业长期的战略目标。然而,由于受外部市场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的制约,如果集团公司错误地认识或不能合理运用各战略成本的驱动因素,战略成本动因控制将会面临许多不可预料的风险。因此,为了准确把握风险的变动趋势,及时制定风险防范策略,减少不确定性对企业成本的影响,有必要从战略角度对战略成本动因控制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一、集团公司战略成本动因控制面临的风险
    

    (一)企业规模经济与经营多样化难以协调
    集团公司在实行战略成本动因控制时,成本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便是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特点是员工队伍庞大、商品库存较多和投资金额巨大,以及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集团公司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并获得效率提高带来的收益。但是,集团公司也有生产调动不够灵活、固定资产处理过程繁复、员工调动复杂等弊端,这些使建立在规模经济之上的集团公司投资较大,转型成本高昂。在考虑生产成本的同时,企业还须考虑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随着时代变迁,消费者需求正朝着追求个性和时尚方面变化,这就需要产品向多样化发展,若企业一味追求大规模、大批量生产便会导致商品积压。因此,企业规模经济与产品多样性的矛盾将导致企业规模动因与多样化动因难以协调的风险发生。
    (二)技术创新可能使经验积累失效
    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依靠现有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竞争优势,所以,企业的竞争对手被迫不断寻求新的技术体系来取代旧的技术体系。一旦某个产业的技术体系获得创新,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追求会使得该产业领先企业在本技术领域的投资和积累失效,因此成本优势荡然无存,无法如数收回对大型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产业内各企业间的相对成本地位也会发生显著变化。
    (三)企业成果易被模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技术创新,可能采取学习或模仿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成本控制策略等途径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行业新进入者或追随者为了取得成本优势并快速占领市场,也可能通过模仿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些都将使被模仿企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相互竞争的企业间的管理与技术差距将逐渐缩小,原企业难以继续维持其成本优势地位。
    (四)纵向整合风险
    纵向整合是集团公司在上升发展阶段和现有行业背景下的选择之一。纵向整合可以整合企业所需的所有资源,集原料采集、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于一体,但是也应注意到在实施纵向整合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风险。
    1.市场整体风险。企业所面临的市场整体风险可分解为特定行业风险和经济周期风险。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很难防范某些特定的行业风险,因为对于实施纵向整合的企业来说,前后关联产业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互动关系,有时甚至会加剧风险。
    2.经营杠杆风险。由于规模经济效应,通过纵向整合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但总体管理成本会上升。由于经营杠杆作用,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利润会有更大幅度提高;但在企业亏损的情况下高昂的管理成本可能成为企业长期沉重的经济负担,产生更大幅度的亏损。
    二、集团公司战略成本动因控制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市场调研和企业规模控制
    市场调研是通过实施系统、客观的方法识别、收集并分析消费者市场的信息,从而掌握市场变动情况,进而调整生产策略、提高产品质量、解决产品生产和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市场调研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长期、有效的开展才能取得关键市场信息,使企业的产品行销对路。在企业规模控制方面,集团公司必须严格控制每个项目公司或子公司的规模,通过市场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产销计划,对于升级较快的产品,应加强成本动因控制,不能任其发展,要在达到成熟点之后逐渐缩小规模,进而节省资金,寻找下一个成长点。
    (二)提升差异优势
    差异优势是企业实施差异领先战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通过差异领先战略,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别具一格。差异优势的主要特征包括独特的产品性能、杰出的产品质量、高水平的服务、独享的价值感受和较高的研发能力。苹果公司是差异优势的领跑者,当人们购买苹果产品时,通过使用可以享受到其与市场同类产品的差异优势,包括质量、服务和性能等诸多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感到物超所值,因此,差异战略是战胜技术创新的方法之一,但也应当认识到,企业本身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任何好的产品如果在技术方面落后终将被市场淘汰。
    (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保持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密切相关,以苹果公司为例,ipad平板电脑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创造了销售奇迹,而平板电脑技术并不是苹果公司首创,其他电脑公司也曾设计研发过平板电脑,但由于其体积和质量方面的局限性,在技术领域长时间无法取得突破,纷纷搁浅了此项技术。苹果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性能研发,一方面用高端处理器优化了传统平板电脑的产品性能,提高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用时尚的外观搭配高端技术,引领了消费需求,开拓了国际市场,并依靠核心技术优势迅速抢占了成长中的市场。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的新产品研发动力,并转化为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进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四)充分发挥纵向整合中的学习经济效应
    “学习经济”是指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从对方获得知识和能力,并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创造更大的价值。纵向整合风险是固有的,但可以通过学习经济加以弱化和抵消。学习经济效应可以提高知识转移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战略资源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结语
    

    集团公司应该重视和防范战略成本动因控制风险,分析自身所处的市场地位,尽量选择相互促进的成本动因,对于相互对抗的成本动因则应区分重要因素和非重要因素,通过特定的分析方法在几种成本动因之间权衡取舍,分析各自对总成本的影响而决定企业应采取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万寿义,王政力.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应用模式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5).
    [2]杨雪梅,唐艺.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03(4).
    (作者单位: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Tags:集团公司战略成本动因控制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