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正文

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战略杠杆:供应链金融(下)

http://www.newdu.com 2018/3/7 《物流管理》2012年第4期 谢泗薪 参加讨论

四、供应链金融在运用中的风险分析
    

    供应链金融虽然具有很多优势,并且能够实现多方共赢,但由于供应链金融参与者众多,而且涉及到较多的产业和各种领域。因此,供应链融资方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1.供应链自身存在的风险
    

    (1)供应链整体链条的风险
    供应链参与者众多,会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混乱和不确定性成为市场的主要特征。需求波动加剧,产品与技术的生命周期明显缩短,引入竞争性产品使生命周期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受销售促进、季节性刺激和再订货数量等因素影响,供应链产生了大量的混乱。[5]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不仅会受到自然灾害、罢工、恐怖袭击等外部事件的影响,同样也会遇到企业战略调整的冲击,如经营规模的改变、电子商务及供应商规模的减少等,这些改变都会潜在增加供应链自身的风险。
    (2)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缺乏
    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开展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以核心企业的实力和信用为基础,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核心企业应具备一定的规模,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其次,核心企业应具有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再次,核心企业应有很高的商业信誉。目前,在供应链管理中处于主导或核心地位的企业并不多,多数是全球跨国公司的加工企业和为之在国内服务的配套企业。因此,在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要想主导国际供应链的走向,还需要进行长期努力。
    (3)供应链上相关主体存在利益偏差
    作为供应链金融的当事人——银行和融资企业,在融资时往往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进行考虑。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考虑的是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三者的统一,因此对融资本身的程序、抵押或担保方式、融资企业的资信状况等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6]而融资企业考虑的主要是需求、成本和效益之间的联系,当现金流出现困难时只考虑获得融资,追求的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资本的利用率。
    2.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涉及到的信用风险
    

    (1)信用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供应链管理和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正处在起始发展阶段,完整的信用体系尚未形成,银行信用模式与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的信用信息得不到有效归集与准确评估,平时缺乏对失信情况的有效记录和公开。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无法独立完成对供应链所有企业相关数据的调查和分析,不能准确了解供应链的整体情况,直接导致银行无法根据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和经营情况,调整相应的信用贷款,降低资金使用风险。
    (2)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的诚信意识不强
    国内企业内部缺少信用管理和信用风险防范机制,逃废金融债务以及经济活动中的债务拖欠甚至商业欺诈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乏相对可靠的信用保证。
    3.运营风险
    

    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除了要在终端信贷审查上控制风险外,还要全面参与对企业业务流程中各方面风险的管理,即要对从产品设计、客户需求阶段直到原材料采购、生产、产成品交付给客户、资金收回的整个过程,实行全程管理。另外,物流企业的专业水平也需要评估考核,选择在物流管理水平、资产规模、企业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能力的企业并与之合作,这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关键和风险之一。
    4.法律风险
    

    这其中主要是合同的条款规定和对质物的所有权问题。因为业务涉及多方主体,质物的所有权在各主体间进行流动,很可能产生所有权纠纷。另外,国内的《担保法》、《合同法》中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条款并不完善,而又没有其他的指导性文件可以依据,因此业务合同出现法律问题的几率也比较高。[7]《物权法》虽然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但《物权法》也存在动产抵押登记公示方法上的规定稍显笼统、动产登记部门多、公示性差等不完善的地方,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五、供应链金融实际应用中的风险规避
    

    在这一融资过程中,为规避潜在的风险,大力发展供应链,提出如下风险规避方略:
    1.政府带头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律环境
    

    根据目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融资的现状,我国政府在继续完善现有中小物流企业融资体系的同时,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首先,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登记制度及信用档案,对恶意逃废商业银行债务的企业实施联合制裁,维护商业银行债权。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全国、资源共享、信息完备、使用便捷的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信用系统,逐步形成信用信息采集的规模效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整个社会的金融生态环境。其次,中小物流企业自身也要提高法律和信用意识,重视提高信誉,为自己的融资创造条件。
    (2)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为规避商业银行存在的潜在风险,在法律保障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健全物权法登记体系,并陆续出台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同时,做好风险管理的执法工作,制定相关办法追究责任,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
    2.在供应链金融实施过程中选择好产业链群
    

    (1)选择生产经营稳定、与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产业链群
    由于供应链金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还属于新兴业务,宜采取稳步推进的原则,可首先在航空、钢铁、汽车、石化、电力、煤炭等产业链比较完备、行业秩序良好、与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若干行业进行尝试,待取得经验后,再扩大运营范围。
    (2)要不断优化产业链成员企业
    银行主要通过调阅财务报表、查看过去的交易记录、电话调查等多种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制度性地评估供应链成员企业。核心企业在选择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过程中,应将信用度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标准,对各加盟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对潜在的不良成员及时予以淘汰,保证企业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和谐发展。
    (3)培养供应链核心企业
    首先,政府部门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通过土地的低成本使用、税收的减免等政策,扶持一些管理规范、发展预期好的企业,使之在较短时间内成长为行业内的核心企业;其次,物流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成长能力,如学习能力、决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运营能力和文化驾驭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行业的核心。
    (4)加强供应链金融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良好的供应链金融文化能够在供应链系统内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增强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减少内耗,并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双赢关系,使供应链成员与整体具有相同的利益要求和共同的价值标准,从而维持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
    3.商业银行加快构建较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1)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以防范信用风险
    银行应事先选择允许开展供应链融资的行业和产品,以贷前的市场准入制为控制供应链信用风险构筑第一道防线,并建立对客户的资料收集制度、资信调查核实制度、资信要案管理制度、信用动态分级制度、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8]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形成互动的监管和控制机制。
    (2)完善内部操作管理规范,防范运营操作风险
    在办理抵质押贷款时,要严格落实统一登记制度,及时到登记机构查询并办理合规、合法的登记,并组织具有针对性的现场检查,查实据以融资的资金流或物流状况,使抵质押物处于银行的有效监控之下。放款时要求企业出具全套的合同单据。另外,银行必须引入专业物流公司或仓储机构对质物进行监管,通过签订监管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并要求借款人对质物投保运输险、仓储险或相关险种。
    4.建立供应链保障机制
    

    一是要通过订立各项契约来保证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将企业间原有的关联交易外化为契约交易,尽量避免摩擦,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二是要建立信息技术平台以加深信任。供应链中的企业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平台,利用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等信息处理技术,建立物流与资金数据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三是要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封闭运行。供应链金融要选择一个强大而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并与之合作,物流公司可为供应链提供信息、仓储、物流等服务,帮助银行监控物流和企业动产,达到银行控制货权的目的。企业的应收账款在银行开通指定账户,付款企业配合银行将采购款汇入指定账户。
    六、结束语
    

    随着现代金融制度及管理模式的创新,金融体制必将发生深刻变革,而这种变革又将带来更加适合竞争与发展的新型金融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金融体制和管理模式必将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供更加新型的服务技术,开辟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渠道,中小物流企业选择资金的空间也将更加广阔。届时,供应链与金融的合作将更加便利与融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常言道“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国际金融危机依然肆虐的今天,这对广大中小物流企业而言显得更为重要。“供应链融资”业务正好为中小物流企业开辟了一条新路。但是,中小物流企业要想利用好这一新的融资渠道,为自己“输血”,就必须加强自我完善。只有不断苦练内功,从供、产、销物流流程及技术、组织、市场等各个方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能迈进供应链金融的高门槛。
    注释:
    [1]Ralf W.Seifert and Daniel Seifert.Financing the Chain[J].International Commerce Review,2011:32-44.
    [2]Michael H.Hugos.Essential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AMACOM BOOKS,2007:13-28.
    [3]Panl R.Kleindorfer and Luk N.Van Wassenhove.Managing Risk in Global Supply Chains[J].The INSEAD—Wharton Alliance on Globaliz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288—305.
    [4]Lennart S?derberg and Lars Bengtsson.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aturity and Performance in SMEs[J].Springer Science and Business Media,2010:65-78.
    [5]Colin Scott,Henriette Lundgren and Paul Thompson.Guide to Finance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Business and Economics,2011:141-154.
    [6]冯静生.供应链金融:优势、风险及建议[J].区域金融研究,2009(2):51-52.
    [7]陈李宏.供应链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81-83.
    [8]鲍旭红,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1):74—77.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经济危机时期国际对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项目编号:20092611)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泗薪(1966一),男,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天津300300),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物流管理。

Tags: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的战略杠杆:供应链金融(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