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正文

“一带一路”建设亟需解决中企软实力“软肋”

http://www.newdu.com 2018/3/7 学习时报 赵磊 参加讨论

    “一带一路”要推动中国企业自觉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中国企业的崛起不仅应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经济事件,更应该成为一个令人称道的文化事件。
    中国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力量,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全球软实力明显弱于硬实力。中国企业在工程建设、资金支持、价格定位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价值观感召、标准规则制定以及法制契约塑造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很多企业“蜂拥”而出,不分企业业绩、能力、口碑、背景等,统统喊着“一带一路”的口号,“攻城略地”,其场面颇为壮观。但是,越火热时越需要冷静,要认真思考问题和痛点。软实力是最大软肋
    近年,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的数量和排位大幅上升,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经济发展“硬实力”的缩影,从1995年的3家企业到2016年110家,中国仅用了2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500强品牌第二多的国家,超过100家企业的国家,只有美国和中国。但细细分析,世界500强中国上榜企业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中国上榜企业来自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较少,主体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较少;中国大型企业分布的行业结构比较简单、覆盖面或涉及的行业宽度不够。例如,在制药、零售、食品和饮料制造、餐饮、旅游等行业,其他国家都有企业进入名单,而中国却全部都是空白,没有一个企业进入500强名单;知名的企业品牌相对比较多,而知名的产品品牌十分稀少;上榜的绝大多数都是垄断性企业或者国有企业,中国非垄断性私营企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港、澳、台地区。总之,中国企业或中国经济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痛点”就是:有企业,不一定有产品;有产品,不一定有品牌;有品牌,不一定有品牌价值。
    软实力是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软肋,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缺乏文化与价值观传播,国际社会的认同度较低。目前,中国企业输出的主要是产品、技术,但对话语体系、价值理念、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传播明显不足。没有在文化和价值观领域发力,就很难引起共鸣、征服人心。日本企业向全球推出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世界60%的动漫来自日本;美国好莱坞电影几乎占据了全球80%的电影市场。这些文化产品背后蕴含的文化与价值观也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和认同。在某种程度上,“一带一路”要首先解决文化自信问题。
    第二,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塑造能力尚待完善。过去,中国企业习惯于“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做了大量有社会责任的事,但“不善言辞”的形象使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企业不愿意交流,是因为背后有不可告人的图谋。在多次海外民调中,中国企业的负面形象集中在:“商人”,且不惜代价(Manufacturer-at all costs);中资公司不愿接受采访;中国不愿曝光其与合作地区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与能源消耗;关注如何从非洲等地区获取资源,等等。反观日本等西方国家,常常收购驻在国的电视台、电台和报纸,以占领形象塑造和话语引导的主动权。2015年,日经收购FT(金融时报),此举必然提高日本企业在全球商业领域中的存在感,增强了日本企业国际化的媒体支持。此外,由于平时不善于(甚至极力回避)同驻在国媒体打交道,因此在发生突发性危机事件时,中国企业非常被动,极易成为众矢之的。
    第三,同非政府组织等民间力量打交道的意愿和能力不足。在“一带一路”沿线上,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层面有很强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目前,中国企业与当地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互动非常有限。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不仅支持当地的民间力量,而且还派遣本国非政府组织积极配合其商品和文化的全球传播。例如,美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十分突出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要求后者“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强调“政府监管行为只能涉及企业是否依法经营,而无法涉及具有道德属性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从而使美国企业的海外发展能够占据道德高点。

[1] [2] [3] 下一页

Tags:“一带一路”建设亟需解决中企软实力“软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