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科技管理 >> 正文

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动能

http://www.newdu.com 2018/3/26 文汇报 胡伟 参加讨论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确保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就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发展壮大新动能。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坚持质量效率并重,引导创新创业多元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特别是要发展智能产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此,要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探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率先建立利用财政资金形成的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
    创新驱动,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科技成果、专利等无形资产价值市场化,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动政策、技术、资本等各类要素向创新创业集聚,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以市场化机制促进多元化供给与多样化需求更好对接,实现优化配置。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发展壮大新动能,首先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如果拿不出科技创新的拳头产品,创新驱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为此,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照顾“面”,更要关注“点”,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目前,国家支持北京、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增至14个,这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大布局。创新资源喜欢“扎堆”,要充分发挥创新的集聚效应,加快京沪建成国际一流的科创中心,催生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对全国起到辐射作用。
    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关键在于人才和资本双轮驱动,必须广纳全球的“才”与“财”。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天下英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构筑国际尖端人才集聚高地。要不断完善金融财税政策,发展创业投资,大力推动资本双向流动,建立全球科技金融创新平台。
    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动能,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向管理要效益,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正像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要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
    毋庸讳言,以往的科技管理和评价体制,更多关注的是投入和产出数量。实际上,应当区分投入、产出和结果三个不同范畴,更加注重结果导向。目前绩效评价通常主要计算投入和产出,如获得多少项目、投入多少资金、引进多少海归、发表多少论文等,至于最后结果如何,有多少原始创新或对经济社会有重大意义的成果,却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评估,造成大量的无效投入和产出。
    上述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一个衡量科技创新的学术市场评价体系。只有存在一个优胜劣汰的学术市场,才不用煞费苦心去人为地搞那么多的评价指标和项目。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在绩效评价中应不应该注重量化,而是在什么环节上注重量化。量化评价应该是结果导向,而在量化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质性评价,使绩效评价向重大原始创新领域倾斜、向社会治理等民生领域倾斜、向人工智能等国际前沿领域倾斜。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软科学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Tags: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动能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