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乳业企业陆续发布了过去一年的财报:蒙牛去年的营收达到了53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业;光明营业总收入达202.07亿元,同比上升4.30%。
从财报反应的情况看,中国乳企都在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在营收不断增长的背后,却是乳企要共同应对的转型增效的难题。去年世界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国际原料奶价格仍处低位,较国内竞争优势明显,这对国内奶源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同时,国内经济增速总体放缓,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内原奶价格同比也有下降,造成乳制品行业增速实际是在放缓。
再加上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既有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之间的竞争,又有全国性品牌与区域性品牌之间的竞争,以及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多元化,尤其对国外品牌的选择越来越多,使得过去一年,乳企面临的压力其实远超外界想象。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在整个产业链中,不仅与源头的奶牛养殖业面临价格下跌、企业拒收的双重困境,而且综合性的大型乳制品企业,也不得不找寻多种方式来保证奶源质量,控制成本。
不过有利的形势是,这几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实体经济将迎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食品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重要一环,其中的乳企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在奶源建设、企业生产、消费市场三个方面同时下功夫,分散奶源风险、提升产品质量,用更丰富的产品来赢得国内消费者。
这就要求整个市场环境,从奶源产地的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到奶牛养殖户及牧场,再到大中小型乳业企业,都能从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为中国乳业的长期有序发展做出综合考量。
严峻形势
从2015年下半年起,乳业的供给侧就开始出现一些结构性变化。由于奶源的规模化水平逐渐提高,在区域环境的便利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现代化的牛场越来越多,因而“规模化效应带来的是牛奶过剩的同时,势必拉低奶价”。据农业部定点监测,2015年7月起,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产区生鲜乳平均价格3.39元/公斤,同比已经下降了15.2%。这个趋势在2016年同样明显。
而另一方面,近几年海外乳制品对国产乳业的挤压越来越重。国外奶源价格一直呈现低价状态,一些中小企业选择采购国外低廉的奶源,通过贴牌生产反哺中国市场,同时网购和跨境电商的崛起又加剧了这一市场的快速增长。
这就使得“国内大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一线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原奶收购量大于生产量。无法及时消化的困境就是,这些企业既要将鲜奶喷成奶粉进行储存,产生大量成本,同时又要减少和控制收奶量,以保持企业的运营水平处于正常合理的水平。
同时,这对牧场和养殖企业也不是好消息。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认为,由于供给结构不合理,现在不少养殖者不得不将奶牛当作肉牛卖,有的挂在网上八千块钱都没人要,而这样下去中小规模牧场一定会被淘汰,接下来可能就是大型养殖企业。“目前这个阶段可能是最艰难的时期。”高鸿宾表示。
这样的情况,应该引起多方的注意,提前预警,尤其是奶源产地的管理部门。一些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过多龙头企业长期亏损或破产,我国乳业或将再次遭受重创,不仅近年来重点扶持的乳制品安全体系也将面临崩塌的风险,而且整个奶源体系本身也会受到极大不利影响。
应对之道
有危就有机,我国乳业若要健康、稳定发展,现在也正好是强化各地有关部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时机。
在供给侧的奶源领域,首先要明确乳业自给率水平。简言之,就是要对养殖户以及各类型的牧场产能做综合有序的规划管理,而非简单的生产完成后,“摊派式”的要求乳业加工企业全部采购。
这就需要奶源供应方与加工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能够从消费者的需求侧反向对产能有所预期。从目前的形势看,我国人均奶制品消费量仅为亚洲平均水平的一半,消费者的需求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因而奶源的产能还有扩大的可能,但这个过程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各个部委、省区出台的相应政策时,也需要统筹考虑全国市场的客观规律,避免反而加重乳业危机。
而对大型乳业加工企业来说,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量,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在国内,进一步加强与优质奶源的合作企业,比如雀巢,在国内就一直建设奶源基地,坚持执行本地化策略,与所在地的牧场及奶农直接合作。在国外,则有效利用当地优势,连接国内。比如蒙牛就在新西兰建立了工厂,优化了海外的布局。
与此同时,大型乳业加工企业还要注重把握好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很多企业在这方面都不遗余力。雀巢的做法是为奶业从业人员传授现代化奶牛养殖和牧场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管理奶牛场的能力,从而在源头就保证产品质量水平。蒙牛则引入先进的SAP与LIMS系统,实现了产品制造与检测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所有这些企业的做法,都是在提升整体竞争实力,让消费者能够喝到放心奶满意奶。而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也希望能实现良好的供给关系,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实现良性循环,避免行业的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