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成都5月23日讯(记者梁剑箫、通讯员云朝清)近年来,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夯实“门前三包”等工作基础,开展“双街长制”“社区学堂”“社区工作站”等城市管理“细胞工程”建设,引导商家、企业、群众、社会组织等广泛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共建共管、共治共享”新格局,为提升城市管理社会动员能力、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都江堰市将整个“细胞工程”工作抓细,每一步都落到实处。包括三方面:创新机制,提升城市“颜值”。都江堰通过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介入”模式,对全市340条背街巷道以及26个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实现全城全域覆盖。“都江堰市创造性地实施环卫工作市场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定岗、定责,对全市卫生实行清理。”都江堰市城管部门负责人邹文说。
人人参与,畅通城市交通。为杜绝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等交通陋习,都江堰市先后组织全市部分国企及大型企业员工参与到交警工作中,促使市民养成良好交通习惯。
社区学堂,变被动为主动。都江堰市在各街道办组建社区学堂,设置城市管理社区工作站96个,让执法、管理、服务根植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