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副巡视员赵立东29日表示,中国已进入消费率由降转升,需求结构发生趋势性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提高的关键时期。农村消费升级潜力巨大,目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达到2.4倍,差距就是潜力。(11月29日 中国新闻网)
赶上了好时代,农民富起来了。城里人用的商品,农民也卖得起了。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饮水机、净水器、电脑、汽车等等这城里人用的商品,也逐渐出现在了农村家庭中。尤其是新生代农民,相对于父辈来说,教育程度更高、成长环境更好,其生活消费理念向城里人看齐,改善生活条件的意愿更为强烈,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因而,收入水平提高后,消费支出也相对会增加更多。农村消费市场规模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必然会大幅度的跃升。
但是在撬动农村消费市场时,切不可为只关注消费量的增加,而忽视了“质”的提升。由于农村的市场信息相对闭塞,监管机构力不能及,加之农民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相对较弱,假冒伪劣产品便趁机而入,从食品到家电无所不包。翻开报纸,打开网络,均可看到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的报道。
这些假冒伪劣商品一方面对农民造成了最直接的人身伤害,另一方面伤害了农村消费市场。一个市场消费总量的增加,一方面源于消费需求量的增加,一方面源于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而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的流动对两者都造成了负面影响。由于假冒伪劣商品占用了农民的购买力,农民对正规商品的消费需求量就减少。由于受了假冒伪劣商品的坑害,农民对正规商品的信任度也会大打折扣。从这个角度看,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正规商品占领农村市场的营销费用,进而增加了正规商品占领市场的难度。这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显然不利。
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的目的是为了向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仅仅为了盯住农民的钱袋子,赚取利润。当农村市场被假冒伪劣商品占领时,不过是无良奸商的“提款机”,与生活品质提升无关,更无益于消费升级,这样的消费量再大也没有意义。或曰,带动了经济增长,可是谁需要这样的经济增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