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旅游部门掀起了一次最严厉的景区整治行动。国家旅游局近日通报说,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完成对本地4A级及以下景区检查,共有367家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不同程度处理,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在内的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国家旅游局通报指出,被处理景区存在的问题涉及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不足、导览系统短缺、资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等。 (12月6日新华社)
开始于今年9月的史上“最严”景区整治,让人看到了行业整肃的希望。通过摘牌、降级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就景区所暴露出的问题开出罚单,对于地方管理者而言无异于一次督促与敲打。这让他们知道,“景区评级”绝非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理应是一个基于现实的适时反馈过程。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地方对景区评级存在着误解,认为评级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过程。在这种思路下,景区更多只是侧重于事前的“冲牌升级”,而习惯性忽略平日的管理与维护……可以想见,此次被摘牌的55家4A级景区,在定级之初必然也是完全达标的。然而,随着冲牌成功,景区运营者便会习惯性陷入一种日常的懈怠之中,坐享“高评级”所带来的声誉红利,却不去想获利反哺,更好地服务游客。
毋庸讳言,僵化滞后、调整缓慢的景区评级体系,已经构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消费误导。很多时候,当游客兴致勃勃慕名来到某某4A、5A景区,经常会大失所望。如此,一套官方的景区质量分级系统,不仅不能精准反应实际状况,反倒会给消费者提供不正确的消费建议,这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所幸,随着一系列网络点评平台的兴起,游客出行得以获得更为多元和及时的消费参照,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评级”所带来的迷惑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史上“最严”景区整治,乃是由国家旅游局督促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对所辖景区进行全面排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仍是一种自查自纠,因而不排除各地旅游主管部门会弃车保帅“挑软柿子捏”,也即多拿那些冷门景区开刀而对热门景点网开一面。在新近公布的这份被罚名单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太多知名景区上榜。试问,这到底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呈现,还是一种利益权衡取舍之后的默契?
由行政主管机构所推动的此轮景区再排查、评级再梳理,无疑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可是,这种临时开展的、自上而下的整治,还是存在着太多的利益牵绊与人为运作的可能性。说到底,景区到底该定几级,除了官方的专业意见,无疑还得深度采纳游客的消费反馈才是。相较于很长时间才开展一次的景区摸排,我们也许更该期待游客真实的旅游体验,能够在景区质量分级系统中占据更大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