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27日开始,深次新股指数就掉头向下,当日下跌0.61%,28日下跌1.54%,29日下跌4.26%,30日继续下跌4.09%。次新股有如此表现,除了与市场热点转换有关,另一个因素则要归结于监管层的新规。
3月17日,经证监会同意,沪深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消息称,拟引入证券交易资金前端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持有或租用交易单元机构的日常交易管理。下一步,将在充分听取相关机构意见的基础上,完善相关规则安排,择机发布实施。
这项新规将由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对相关交易单元当日买入申报金额实施总量控制的制度。据介绍,此项制度的引入,旨在不影响上述机构正常交易的情况下,强化对相关机构的风险管理,维护市场公平。相关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这个制度在征求意见10日之后才在市场上有所反应,说明距离这个制度正式实施的时间已经很近了。这个制度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限制“游资”在次新股上强势抢筹与封涨停行为。次新股的走势也可能会就此分化,那些市盈率较低或适中、所处行业有良好发展势头的公司仍将受到资金和机构的青睐,而那些市盈率已经到了天花板且行业或公司发展有曲折的公司,则会遭到资金和机构的抛弃。这是次新股连续下跌的重要原因。
对于新股上市之后连续涨停的现象,市场各方有不同的看法,能够从中受益的多是机构和私募等大资金,中小投资者除了中签新股外,往往扮演的都是“鱼肉”的角色。因此,这个新规确实可以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作用。
资金喜新厌旧无可厚非,但新股、次新股被无节制的炒作却会对市场形成深深的伤害。在实施从严、从实、全面、协调监管的当下,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给新股、次新股降温对市场有百利而无一害。期盼这项规定尽早正式实施,让次新股走上价值回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