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央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密集亮相,向社会公开发布。105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晒出的预算表明,中央“三公”经费连续七年持续减少。(4月8日《人民日报》)
不惟中央“三公”经费连续七年持续减少,且经过近些年预算公开实践,预算公开工作已经趋于规范,呈现出不少亮点,带来了实际利好。比如,公开时间进一步提前,多集中在4月7日,比去年提前了整整8天,这表明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3月15日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后,财政部立即启动正式批复程序,为提前公开争取时间。不要以为这仅仅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它意味着预算执行进度将会加快,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早日落地,早见成效。
又比如,公开部门数量有所增加,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社会主义学院,都是首次向社会公开预算。而且为了便于社会公众理解,各部门在公开预算报表时采用文字、图例等对报表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并对机关运行经费情况、政府采购情况、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预算绩效情况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尊重公众知情权,表明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态度。
还比如,今年中央部门除继续在本部门门户网站公开预算外,财政部门户网站还建立专门平台,中国政府网设置专门栏目,集中公开中央部门预算,查阅更为快捷、便利,便于人民群众更好监督。此外,今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了重点项目预算情况。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原则,今年教育部、科技部、环保部等10个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了10个重点项目的项目文本和绩效目标,进一步细化了部门预算公开内容。
作为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作为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公民不仅有权对各级政府“三公”经费项目有所了解,而且对执行情况有权监督。这是国体、政体的本质属性,是“共和国”的基本要义。否则,公民的权利就会缺失,政府权力也就失去了阳光下健康运行的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年政府在推动“三公”预算公开上,做出了持续和卓有成效的努力。
不仅如此,公布“三公”预算,还是民主政治的需要,是群众监督的要求,是廉政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纳税人只有充分了解政府把钱花在哪些地方,花多花少、效果如何,政府工作人员才不致懈怠和违规。这就是为什么民众迫切要求中央部门公布“三公”预算的原因。但是,公布只是监督中的一个环节,要想让大家看得明白看得放心,至少要对重点项目的立项依据、实施主体、实施方案、实施周期、年度预算安排等同步公开,制定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其中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指标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效益指标,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都可以进行量化,促进社会进行监督。
尤记2013年3月全国两会后,李克强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承诺: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掷地有声的“约法三章”,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特别是在“约法三章”实施过程中,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落实成效不明显、发现纠正不及时,甚至顶风违纪,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1月25日又专门发文,就做好“约法三章”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提出具体《意见》,采取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格审批和监管、强化监察和审计、建立报告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鼓励社会监督、做好重点监督等诸多措施。
经过几年努力,“三公”经费这个曾经占到年度财政支出十分之一,民众怨气很大、有损政府形象的顽疾,得到了有效地遏制。人们看到,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一系列法纪政纪的有效贯彻,随着习总书记在新华社报道《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上作的重要批示地落实,奢靡之风大为收敛,勤俭节约蔚然成风,为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创造了坚实可靠的条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6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限额61.78亿元,实际执行47.11亿元,实际执行低于预算限额。财政部公布的今年预算数据显示,中央本级2017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限额61.47亿元,比2016年预算限额减少了0.31亿元,继续贯彻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做到了只减不增。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不但节约了纳税人贡献的铜板,助力形成清廉政风,为政府形象加分,赢得一诺千金的赞誉,而且会产生样板示范作用,带动各级财政过“紧日子”,建设节约型社会。过去那种“不花白不花,白花谁不花”的怪象,渐次退出了群众的视野,代之而来的是透明、是效益、是满意,是对中央政策“不跑偏、不走样”地落实。一个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