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经济眼 >> 正文

跨境建工业园区为何成新动向

http://www.newdu.com 2017/8/22 解放日报 ■沈桂龙… 参加讨论

  日前有报道称,清华科技园开始在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探索共同建设科技园。或许有人会问:欧美跨国巨头热衷于海外设厂投资,中国企业为何是走出去建设园区呢?这背后折射出全球国际投资领域的一个重要新动向。从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新的具有重要潜力的全球投资模式,“建设园区”将是中国向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重要构成部分。

  开辟国际直接投资3.0版

  在早期国际投资中,西方跨国公司是重要的推动者和引领者,投资来源和走向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投资快速增加,不少发展中国家逐渐参与进来,成为资本流向的重要目的地。同时,发展中国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的投资也日渐增多。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曾长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目前又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厂进行创建投资,可以看作国际直接投资的1.0版。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此模式,主要目的是通过全球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解决贸易不便利问题。随着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的崛起,其产业转移和对外投资不断加强。日本海外工厂投资往往以某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为主,其他相关零部件企业配套跟进,并集聚在某个区域空间,形成投资和生产的规模效应。这可以看作国际直接投资的2.0版。

  上个世纪90年代,新加坡在苏州建立新加坡工业园区(现已更名为苏州工业园区),并取得很大成功,这使得跨境园区建设受到瞩目。随着中国资本输出的不断加快,中国利用自身园区建设经验,建立海外跨境工业园区,开辟了国际直接投资的3.0版。

  有利于形成更大集聚效应

  与以往工厂投资或抱团集群投资相比,以中国为代表的跨境工业园区建设有以下不同之处:

  第一,跨境工业园区主要输出到发展中国家。原因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政府无法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建。对于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来说,必须通过工业园区建设,解决道路、电力、厂房等问题,才能为下一步发展突破束缚。

  第二,跨境工业园区建设往往是更大规模的一揽子投资组合。工厂性投资相对比较简单,是资金、技术等要素的组合投资;跨境工业园区建设则涉及面更广、投入资金更大、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有时会采用几个企业联合投资和建设的方式。加之政治不稳定等因素,必要时还需要政府部门间的合作予以保证。

  第三,跨境工业园区在出租土地、厂房方面常保持开放性。跨境工业园区建设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厂房性投资,实际上也提供土地和厂房出租。这区别于日本集群式和集聚的对外投资方式。比如,中国红豆集团在柬埔寨建立的西港特区里,既有大量中国企业,也有柬埔寨当地企业和第三国企业。这种开放式工业园区,可以给企业带来租金收入,并形成更大的集聚效应。

  工厂性投资转向跨境工业园区建设会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我们知道,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存在大量投资空白地带。通过投资于海外工业园区,可以更好地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带动工厂性投资。此外,不少最不发达国家在拥有最惠国待遇的同时,还享受普惠制待遇及部分产业的额外关税优惠。跨境工业园区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贸易优惠条件,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衍生三个新的细分模式

  2006年,商务部提出建立50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并鼓励企业境外复制和推广各类园区,由此形成一大高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境外园区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归纳中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的工业园区投资和建设,可以看出正衍生出以下几种新的细分模式:

  一是加工区模式海外园区。它主要依托劳动力资源丰富、口岸和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优越的区域建立起来。其中,制造业加工园区的代表是白俄罗斯明斯克中白工业园,劳动密集型加工园区的典型是巴基斯坦(旁遮普)中国成衣工业区、孟加拉达卡服装和家电产业园区,能源资源加工区则以巴基斯坦瓜达尔能源化工园区、中哈阿克套能源资源深加工园区为标志,农业加工区有华信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在现有“一带一路”中外合作境外园区中,加工区模式占据较大比重。

  二是产业带模式海外园区。这类园区一般由若干规模较大的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科研机构、企业群体连成一片而组成。例如,在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就形成了“单个大企业+东道国企业”的建设型模式。再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在铜钻冶炼产业的带动下,形成以生产型材、机械建材和电缆电线为主的加工产业群,以家电和食品等为主的轻工产业等拓展产业带。

  三是科技城模式海外园区。该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本地拥有优质丰富的科教智力资源,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衍生一批高技术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与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商贸物流等传统园区模式相比,科技园区是“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的相对滞后点。2017年,旨在搭建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国家产业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云南澜湄科技园启动。它将打造“空间+服务+资本+孵化”优质产业生态系统,与相关国家的科技产业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与对接。

  从全球范围来看,工厂性投资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但跨境园区投资正在填补原有国际投资的诸多空白点,并在推动世界投资贸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投资贸易方面展现出越来越积极、重大的价值。可以说,跨境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国际投资领域中的一个新动向,值得关注和期待。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本文系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课题“上海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园区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Tags:跨境建工业园区为何成新动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