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中国东部的乌镇,互联网大佬们描述了种种转瞬将至的“未来场景”——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使得最保守的人们也倾向于相信:变革将对经济、商业、政府以及个人带来巨大影响。
从乌镇的“互联网时间”到广州的“财富时间”,全球媒体还敏感地捕捉到另一个清晰信号:中国制造( “made in china”)不仅仍然是闪亮全球的“标签”,到今天又包含了更多变革、开放和创新的意味。
舆论认为,移动互联网以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创新将转换为新动能,助推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生深刻转变,“中国制造”也因此打开更广阔的展望空间——归根结底,“中国制造”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产地定义,还是一种能力的证明。
穿梭在乌镇、上海和广州,苹果CEO库克反复表达着他的观点:苹果在中国制造产品更看重的是中国技术而非低劳动力成本。他认为中国已经是创业家聚集地,这里专业、职业精神深厚,可以满足苹果对工艺的要求。
库克的意见其实也是对“中国制造”地位与能力的客观描述。
今天,一些观点认为,低于欧美的单位劳动生产率和高于东南亚的制造成本,使得中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
但令人欣慰和含义深远的事实则是,仍然有非常多的跨国公司选择来中国投资办厂;此外,高端的制造业并不打算“逃离”中国——近40年来积淀的“供应链优势”,使得“made in china”意味着强大的综合配套能力和高素质制造业人力资源支撑。
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显然不可替代。
据统计,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超过220种产量居世界第一;2015年,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商品中,有1810种来自中国,数量是第二名德国、第三名美国、第四名日本的总和。这些被广泛引用的数据,一方面描述了“中国制造”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也暗含着“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的调研显示,在以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为主的我国制造业核心地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配套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企业生产方式显著变化,而华为、海尔、中车等中国公司以领先技术和全球视野打造的国际品牌也进入到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
制造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作为主要靠成本竞争力兴起的制造业大国,中国正在经历转向高价值、先进制造业强国的急剧变化过程中。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这句话一定要记住,如果没有制造业,经济持续增长是不行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表示,全球的制造业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如果不认真应对,再好的企业可能都会垮掉。
随着制造业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先进的技术是释放未来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接轨全球创新型市场和向技术更先进的制造模式迈进,中国企业不能妄自菲薄,同时要走出规模偏好。
拥抱科技、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中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转型升级正在有序推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任务。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创新引领和开放共享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亦是中国制造抢占全球制造业竞争制高点十分清晰的路径——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面前,过去中国企业主要扮演新技术的跟随者,但今天我们希望成为新技术的驱动者和贡献者。
我们有理由相信,已经启动实施两年的“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和刚刚发布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必将推动中国制造业生产方式产生巨大变革。
“毫无疑问,到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将给德国带来挑战。”德国质量协会负责人皮恩克斯认为,“‘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的形象未来将越来越接近。”
鼓励创新,支持创新,中国制造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