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9春运火车票的开售,一年一度的春运抢票季即将拉开序幕。面对短时间的集中客流,热门地区的车票依旧十分抢手,这也为不少第三方抢票软件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空间。不少抢票软件都提供了诸如VIP加速包、好友助力等抢票服务,号称能够优先出票。(1月1日中国之声)
春运抢票大幕已经拉开,在一票难求的情况下,各大抢票软件推出的“加速包”服务也加剧竞争,透过技术手段在互联网招揽不法生意。可以说,“抢票神器”打破的不止是公平,增加购票成本,还扰乱网络购票正常购票秩序,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毫无疑问,在票源紧张的情况下,抢票软件的加价抢票行为破坏了原本公平的购票环境。抢票软件用更快的机器和更优化的软件算法,代替人工的点击来自动查询和下单,不少民众深知其披着“不法外衣”,但又不得不向科技“低头”,可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抢票软件,正是抓住了民众“模棱两可”的心理。
“抢票神器”为何屡“打”不止,究其原因是缺乏“狠、准、稳”的监管措施,例如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火车票字样,结果出现大量抢票软件,尽管相关部门一次又一次披露此类软件存在个人信息“裸奔”、坑骗钱财的可能性,但在回家刚需面前,仍无法阻止民众舍钱拿票的风险。
面对这种局面,让监管“利器”出鞘迫在眉睫。任由抢票软件打监管擦边球,很可能最终演变成灰色产业链,更威胁到公共资源的使用。一方面,立法机构需补足完善法律法规,给抢票背后的诈骗隐患、信息泄露、价格不透明等问题敲响警钟。另一方面,网络监管部门应严厉打击非法购票软件,“神器”一旦触及法律红线,决不能姑息纵容,要及时封杀并公示于众,以免更多人上当。与此同时,抢票软件开发者也该以消费者权益为基准,不以任何形式搞捆绑搭售行为,保障个人隐私不外泄,勿让抢票软件成为潜在“黄牛”的培养皿。
随着购票系统推陈出新,“候补购票”从技术上查缺补漏,对抢票软件实现拦截,提高购票成功概率,有效破解“加速包”不公平待遇。但如何补全监管盲区,既需监管部门步步为营地去解决,也需要全社会合力应对,否则只会让“抢票神器”添堵春运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