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儿童成长的伙伴,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工具。可是,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玩具暗藏安全隐患,若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伤害。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的产品伤害监测工作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从全国17地56家哨点医院采集与产品相关伤害信息11.6万例,其中涉及儿童玩具及用品1283例。(1月8日《法制日报》)
“三无”或劣质、残次品等问题玩具,暗藏不少安全隐患,频频上演“问题总动员”,对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且在儿童总伤害案例中,此类伤害占比持续增长,令人担忧。儿童玩具频演“问题总动员”,监管部门不能当看客,应尽快对儿童玩具市场加以规范和约束,消除儿童玩具在生产、销售各环节中一切可能暗藏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广大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儿童一般都有天然好奇心,他们在玩耍玩具过程中,经常有撕咬、摔掼、拆卸等不当行为,如果玩具质量不过关,暗藏安全隐患,就有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据了解,2018年前三季度,儿童玩具及用品致伤问题增速较快,0岁至14岁儿童在总伤害案例中占比持续增长,因儿童误食或误塞小零件等导致的伤害占比达53.23%,与童车类产品相关的伤害占13.17%。受射击类手机游戏的带动影响,玩具枪等弹射类玩具引发的伤害案例达39例。可见,玩具频演“问题总动员”,已对儿童造成了严重伤害。
儿童玩具“问题总动员”为何频频上演?首先,要从生产源头上查找原因。由于少数生产厂商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以赚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就会降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来生产玩具,存在安全隐患当然不可避免。其次,儿童玩具市场在监管方面出现了问题。一些“三无”和残次品玩具在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与玩具市场的监管不力也有着很大关系,正是由于在玩具市场的监管上存在空白地带,才让数量庞大的问题玩具充斥市场,让伤害儿童的玩具“问题总动员”一再上演。
玩具频演“问题总动员”亟待遏制。一方面,各地质监等生产监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儿童玩具的相关国家质量和安全标准,在生产环节要严格监督和把关,绝不让一个不合格或暗藏安全隐患的玩具出厂流入市场;另一方面,市场监管等部门一定要加强线上线下的多方监管,一要加强对电商平台和网店的监管,严禁通过网络渠道销问题玩具;二要定期对线下玩具市场进行检查,坚决予以取缔那些“三无”和残次品等问题玩具,并加大市场违法行为的成本,对违法销售者处以最严厉的经济制裁,涉及犯罪的坚决予以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家长也要切实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劣质玩具给孩子玩,以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此,问题玩具便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玩具频演“问题总动员”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