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近年来,广东以绿道建设和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数据显示,全省迄今累计建成绿道18019公里,完成11条总长780多公里的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活化利用工作,越来越多城乡居民享受到这份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健康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在广东大地日益深入人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这些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广东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从根本上说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有力指导、科学指引、行动指南。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道”的概念很早就从国外引入中国,但真正的实践活动是从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设开始的。精心规划设计的广东绿道,呈现出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环境再造带来的新气质,目的就是要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探路。俯瞰珠三角,在这片中国制造业腹地和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地带上,绵延互通的绿道将森林、河流、公园、企业工厂、产业园区、生活社区、文化中心等串联起来,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互融合,经济发展“高素质”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向前延伸。在绿道的基础上,南粤古驿道也焕发出新的生机,这里堪称广东最具生态产业开发潜力的经济走廊。追青逐绿,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广东努力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永恒底色。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几年时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总体上看,广东这些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还不稳固。同时,还要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要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就必须咬紧牙关,持续用力,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广东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如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就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就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努力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就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就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全省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努力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奠定良好生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