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山东公安通报,对“聊城主任医师开假药”问题,依法对陈宗祥、王清伟作出终止侦查的决定。陈宗祥向患者推荐“卡博替尼”并列入医嘱,违反了《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但未发现陈宗祥从中牟利,与药品销售人员也不存在利益关联,没有证据证明王某禹死亡与该药有直接关系。其行为虽属违法,但不构成犯罪。患者家属王某青在其父去世后,多次辱骂陈宗祥和院方工作人员,扰乱医院正常秩序,对其予以训诫。
此事件的原委是,患者王某禹因患小细胞肺癌和膀胱癌,入住聊城市肿瘤医院,后因病去世。治疗期间,主任医师陈宗祥向王某禹之女王某青推荐未经批准的进口药“卡博替尼”,让其自行购买。王某青请求陈宗祥介绍购买渠道,陈宗祥将购买过此药的病人家属王清伟介绍给王某青。应王某青之弟王某光请求,王清伟将为其父购买但未使用的1瓶“卡博替尼”转卖给王某光;后应王某光请求,王清伟又从段某真处帮其购买一瓶“卡博替尼”,共获利784元。
简单来说,就是医生为患者家属介绍了购买未经批准的进口药的渠道,后患者因病去世,遂引发“医生开假药”之纠纷,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如今,真相水落石出,对涉事医生终止侦查的处理也算抚慰了公众情绪,没有让好心为患者推荐药物的医生承担远远超出预期的法律责任。
依照《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卡博替尼”为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药物属于“假药”,应该予以没收,而推荐者和销售者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但具体到此事件上来,显然不能简单地用“医生开假药”和病友贩卖“假药”来下结论。要知道,通常而言的假药主要指根本没有药效、甚至可能产生负作用的药物。而此事件中的“假药”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假药”,即未经批准进口而进口的药物或仿制药,而非毫无药效的药物。从这方面来讲,涉事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就小很多。
其次,涉事医生之所以向患者推荐“卡博替尼”并列入医嘱,目的不是牟利,也没有与销售药物者存在利益关系。其主要目的是治病救人,使患者的疾病得以有效治疗——即涉事医生开具所谓“假药”的行为不仅没有恶意,反而带有医者仁心的善意,不该对其倍加苛刻。事后的调查也表明,没有证据证明患者的死亡与药物有直接因果关系。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即使陈宗祥不涉及犯罪,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很沉重——先是受到医院处分,后被暂停执业一年。
如果不能客观公正处理和看待“聊城主任医师开假药”案,或影响其他医生的善意,那么受影响最大的恐怕正是患者自己。如今,警方明确陈宗祥不构成犯罪,对其他医生来说也算是一丝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