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国务院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实施条例(草案)》。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对违法违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等相关责任人要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加快研究“终身逐出市场”等惩戒机制。要从法律程序上明确大额罚款执行部门,确保处罚规范合理,执法“利剑”更加有力。(4月2日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实施条例(草案)》获得顺利通过,可谓是保障食品领域安全里程碑事件,称得上是重大民生工程,不仅有利于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也能有效规范食品企业安全生产。
从这则新闻来看,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与关注,李克强总理在强调严格执行这项公共政策的同时,郑重提出要加快“终身逐出市场”惩戒机制研究,用铁的手腕来执法,来终结食品安全乱象,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更是对市场公平正义的拨乱反正。
实际上,2015年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135条就明确规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这意味着“食品犯罪终身禁入”,早已写进了法律。
2016年4月,北京市开出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首张“禁入”罚单。通州区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因虚假标注食品标签问题,不仅被吊销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公司法人也受到“五年内禁止入行”的严厉处罚。虽然这是全国食药监部门依据新《食品安全法》做出的首例“吊证”和对当事人予以从业资格处罚的案件,但是三年半过去了,“食品犯罪终身禁入”这则法律条款,仍未激活,始终没有派上用场。
可见,“终身逐出市场”惩戒机制,要落到实处,确实存在着很大难度。由于食品企业不同于药品生产企业,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目前 ,除1100多万家有许可证的食品企业之外,还存在大量食品小作坊、小摊贩。而且,随着近年来,订餐业务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在线订餐成了一种相当普遍的生活方式,目前网上外卖用户规模高达4.06亿。显然,对那些有食品安全犯罪前科的企业法人来说,要想规避法律的惩罚,非并难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照旧可以在食品领域继续“横行”。
若要食品领域“终身逐出市场”惩戒“利剑”顺利出鞘,一方面,抓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实施条例》配套措施,细化措施,合理划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厘清各监管部门职责,形成立体化监管体系,确保监管无缝隙,不留任何死角。
与此同时,利用食品监管大数据联网,通过信息共享机制,来杜绝那些被判刑的食品安全领域犯罪分子,无法在终结刑期后换另外个地方再次“重拾旧业”。此外,对于网络销售食品,则实行线上监管。对网络第三方平台,进行严格登记、定期审查。当然,对于第三方平台如何处罚,连带责任如何定性,这也需要国家法律部门亟待制定出管理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