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理论前沿 >> 正文

如何对待创新是检验社会活力的尺度

http://www.newdu.com 2018/1/16 深圳特区报 梅松 参加讨论

  创新是需要勇气与成本的,没有创新,社会也就无法前进。图为深圳光启研究的高端科技产品超材料平板卫星天线。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铠峰 摄

  提要:

  企业家才是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在于创造性地破坏市场的均衡。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而企业家正是这一创新过程的组织者和始作俑者。通过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企业家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而创新是处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说,竞争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自身不断再造的过程,而不是静态均衡的一点。因此,他提出了创造性破坏这一著名经济学观点,他认为工业化过程是“不断地从内部变革市场结构,不断地毁坏原有的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他对于创新的学术分析与肯定,至今影响深远。

  对于创新的认识,很少有人持怀疑的态度。可是认识是一回事,而在现实如何看待创新又是一回事。如何对待创新,成为检验一个社会的创新活力与开放程度的尺度。创新不仅需要非凡的智慧,更需要打破常规的非凡勇气,一项新技术的应用是如此,一种新产品的诞生也是如此。

  汽车如今是人们最依赖的运输交通工具,汽车对推进工业文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当初它来到这个世界时,却受到来自相关行业的抵制,甚至是政府部门的无情打压。

  1820年蒸汽汽车在英国诞生,起初,人们对这个造型奇怪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它简陋粗糙,一路喷烟吐火,一路噪音扰民,行人都离它远远的,那些乘坐马车的人和马车的老板,都恨透了汽车,先是用各种恶毒的语言妖魔化着这个新生的怪物,效果不是很明显,后来,他们动员一切力量说服议会,要以法律的名义来抵制汽车的生产与推广。

  1858年,英国实行最早的道路交通法规“红旗法”。该法规定蒸汽车“在郊外限速4英里/小时以下,市内限速在2英里/小时以下,而且在蒸汽汽车前方几米远的地方要有一手持红旗的男人先行,以使人们知道将有危险物接近。”

  他们过分夸大汽车的危险,为了所谓的安全,通过了歧视汽车的法令,要求在汽车和马车会车时,汽车要停车为马车让路,如果马车夫有要求,汽车司机还要使发动机熄火,以便让马儿安静地通过。

  这个现在看来怪诞不已的法规,在当时却是那样的正确无比,那样的光明正大。面对汽车这个创新的产物,不单是英国出台这样看似荒唐的法规,一向号称保护创新宽容失败的美国也是如此。

  1900年美国佛蒙特州的立法规定,每一名开车人必须雇佣一名成年人,在汽车前1/8英里处手持红旗引路。旧金山市规定汽车在市内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8英里/小时。有的城市甚至不允许汽车在大路上行驶。马车铺的老板对汽车恨之入骨,常常唆使儿童向汽车扔石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拉菲尔镇曾颁布法令,要求汽车司机在任何过路马匹的300英尺以外停车。

  汽车与马车的战争持续了数十年,最终,这个新生事物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战胜了落后的马车,成为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正是工业文明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再严酷的法规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也无法阻挡汽车这个创新产品的发展脚步,它终以不可阻挡的速度闯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创新是需要勇气与成本的,没有创新,社会也就无法前进,因此,政府的目的就是要营造好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尤其是要对创新的主体进行法律保护,而不是立法打击创新。

  那么,谁是创新的主体?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才是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在于创造性地破坏市场的均衡。他认为,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而企业家正是这一创新过程的组织者和始作俑者。通过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企业家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这就有了一个行业或者一种产品的生产周期,从繁荣到衰退,直到下一个创新的行业或者产品出现。

  当景气循环到谷底的同时,也是某些企业家不得不考虑退出市场或是另一些企业家必须要“创新”以求生存的时候。只要有一些成功的“创新”产生,便会使景气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但是当某一产业又重新有利可图的时候,它又会吸引新的竞争者投入,然后又是一次利润递减的过程,回到之前的状态。如此循环,社会才会不断向前推进。

  创新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重重阻力,最大的阻力是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经济学家总是不遗余力地鼓吹创新,保护创新,19世纪法国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巴斯夏,曾经用幽默的手法写了一篇文章《蜡烛制造商禁止太阳光线的请愿书》,讽刺当时蜡烛制造商如何要求保护落后,打击创新,抨击当时的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巴斯夏在代拟的请愿书中称,蜡烛制造商们“正在遭受一个国外竞争对手的不可容忍的竞争。跟我们比起来,他在生产光方面占据非常优越的地位,他的光以惊人的低价绝对地充斥我们的国内市场。他得意得很——因为所有的消费者都给他弄走了。有无数分支的本国的工业的一个分支就这么一下子完全地停滞了。这个对手不是别人,就是太阳。他向我们发动战争。”

  面对太阳这个竞争对手,蜡烛制造商们向议员提出:“我们祈求你们能通过一项法律,让所有的窗户、天窗、屋顶窗、里里外外的百叶窗、窗帘、遮帘、圆窗统统关上。一言以蔽之。所有的空隙、洞穴、通道、裂缝,凡是太阳光可以凭借进入屋里的地方都应该堵上。我们自诩为有功的制造商,照顾到了国家的利益,而国家出于感激,也不应该将我们置于现在如此不平等的竞争中。”

  这个寓言般的故事,这些蜡烛制造商们的行为,现在看来是那样的可笑,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对待创新,却是不胜枚举,前面提到汽车与马车的撕裂,只是一个典型的缩影。如何塑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政府作为创新环境的营造者,其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经济学者)

Tags:如何对待创新是检验社会活力的尺度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