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理论前沿 >> 正文

中关村: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http://www.newdu.com 2019/1/13 光明日报 李忠杰 参加讨论

  【调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见微知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关村,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第一个新技术园区,也是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它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缩影,也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曾在中关村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改革开放的先锋和窗口

  “科学的春天”和“改革的春风”催生“电子一条街”。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自此,党和国家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潮随即兴起。海淀区是我国最大的、世界上少有的智力密集区,中关村又是海淀的核心区。在改革春风吹拂下,中关村地区科技人员燃起将科学技术转化应用于市场的激情。早在1980年10月,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等科技人员,就在海淀区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随后,更多科研人员走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办了一批民办科技企业,也带动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办企业,著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由此形成,它也成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种独特模式,开拓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天地。

   成立试验区,开创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先河。中关村的探索尝试,引发全社会关注。1987年底,新华社的《国内动态清样》连续发表了4篇关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调查报道。有关方面认真研究,逐步提出了中关村要建立和发展新技术产业、制定相关政策、实施体制改革、实行先进管理制度等意见。1987年底到1988年初,中央调查组对中关村地区新型科技企业进行深入调查,肯定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探索。1988年5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的批复》,明确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外向型、开放型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标志着国内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正式诞生,也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建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更高层次的中关村科技园区。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要求把加快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1999年6月,国务院对科技部、北京市政府报送的《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的请示》作出批复,原则同意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1999年8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成立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2005年8月,国务院进一步作出了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8条决定。科技园区以企业和创新群体为主体,不断开展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园区各种要素进一步协同组合并产生新的动能,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标杆。

   定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明确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定位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并同意在中关村示范区实施股权激励、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等试点工作。中关村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持续发力,不断盘活资源,优化创新生态环境,集中构建多元主体、融合互动的创新生态体系。

   迈步进入新时代,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关村不断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7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以“三城一区”为平台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决策部署,提出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海淀区着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中关村迈开了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步伐。

  40年来,中关村不断改革探索,不断扩大开放,不断激发创新创业主体活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不断创新。历经40年改革发展,中关村聚集了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成功的标志和缩影之一。

  2.引领创新的中心和旗帜

   坚持牢记使命,把引领创新发展作为中关村的中心任务。党和国家对中关村寄予殷切希望,要求中关村在全国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2009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指出,要加快改革与发展,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关村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使中关村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要载体作用。经过改革开放40年发展,中关村引领创新发展的实力更强、基础更雄厚。除了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40多所高等院校以外,还有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0余所,建立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百余个。从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到改革发展的先行者,中关村在创新变革中奋勇向前。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实施创新引领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北京市和海淀区始终以系统思维和有力举措,全面推进中关村创新引领。着力完善创新发展的市场化推进体系。深入开展高校院所育苗工程、领军企业摇篮工程、创业人才集聚工程、创业金融升级工程等,强化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共享、技术转移、技术研发等功能,推动在高端人才、金融支撑、载体建设等方面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着力强化创新发展的基础环境建设。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完善智慧中关村基础网络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创新平台业务系统及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融合数据中心、智慧中关村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数据完善、应用优化和运行保障。构建中关村创新创业线上服务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加强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合作,推动设立中关村知识产权仲裁机构,构建司法、行政、仲裁、调解等多主体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着力培育创新企业,发展创业服务机构。形成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双创”示范基地,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生态型的众创空间。

   坚持聚焦前沿,不断推动一系列重大领域的创新突破。着力聚焦前沿发展领域。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虚拟现实、下一代通信与未来网络、信息安全、核心芯片、智能硬件等前沿信息产业,抢占全球信息产业发展制高点。做强做优以精准医学、智慧医疗为重点的生物健康产业,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与食品安全、健康服务业四大产业领域发展。大力培育以智能机器人、石墨烯等纳米材料为重点的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及应用服务、无人机、3D打印、新型材料等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与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处理与水资源利用、固废处置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修复、高效节能、新能源及能源互联网六大产业板块。优化提升以智能汽车、轨道交通为重点的现代交通产业,重点发展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北斗与位置服务、轨道交通等领域。积极培育以科技服务业、“互联网+”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创业服务业、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电商物流业等新兴服务业。

   坚持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发挥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中关村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把创新的种子撒向四面八方,很多项目研发在北京,制造在全国。中关村在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保定等地区建立了20余个合作科技园或成果转化基地。中关村企业在京外设立的分支机构超过1.2万家。当前,中关村正在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格局,全方位支持雄安新区建设,落实与河北省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加紧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中关村管委会在美国硅谷等地设立了10个海外联络处,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近千家,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中关村坚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力争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和创新,相继涌现出汉卡、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航天、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坚持引领未来,以不断创新促进持续发展。中关村的高科技产业从无到有,高科技企业从小到大,产业体系从大到精,在一次次迭代升级进程中,创新之路不断延伸,创新之潮不断激荡,推动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关村也由此成为我国以科技引领未来的标志和象征。中关村先后攻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曙光超级计算机、中文搜索引擎、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平台、石墨烯材料制备、液态金属增材制造、靶向免疫、高端医疗器械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催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近年来,一批新生代科技企业快速崛起,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高清和液晶显示技术等领域走在国际前列,名副其实成为参与全球经济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

  3.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启迪

  加强党的领导。40年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这是中关村能够兴起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党中央对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十分重视,对中关村创新发展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一系列重要决策,解决了中关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北京市委、海淀区委、中关村管委会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实际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创造了许多独特经验。例如,把党的建设渗透于创新发展全过程,体现在人才队伍建设之中,通过建立楼宇党群服务站,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通过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员“四个意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领导力,为创新发展提供最坚强保障。

   畅游市场大海。中关村的创新发展,首先是从市场开始的。一批科技人员冲破体制机制束缚,“下海”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成为科技成果市场化的代名词。随后,无论是成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还是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关村的发展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关村,任何企业、任何项目、任何创新都要按市场机制运行,都要接受市场检验。40年来,中关村把市场主导作为推进创新发展的原则之一,不断健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市场化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升级。

  发挥政府作用。中关村的创新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肯定、支持和引导的结果。通过政府组织、协调、规划、引领、管理、服务、保障等多种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关村的各种条件、因素实现整合、集成,创新要素得到更好聚集和运用,各种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从而取得最大的创新效果和效益。例如,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探索构建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政府管理理念和模式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鼓励新型社会组织广泛参与;优化行政审批,集成政策支持,全方位提供立体式服务,持续不断给企业“松绑输氧”;创新制度和政策供给,探索建立支持方向聚焦化、支持方式市场化、支持领域特色化、支持对象普惠化、支持标准规范化的政策体系,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汇聚多元主体。中关村40年来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汇聚多元主体,为所有有梦想、有技术、有成果的创新创业者建立巨大平台,开拓广阔天地。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开放融合,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模式、市场化的融合创新平台,支持政产学研用金介多要素结合,加强区域、央地和军民融合创新,推动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中关村大力促进创新主体建设,努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发挥央地高校院所融合创新优势,建设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发挥新型社会组织融合创新平台作用。

  坚持创新引领。40年来,中关村始终把创新引领摆在首位,不断规划创新引领的任务和重点,始终向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原先人头攒动的电子大卖场,已转型为创新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的路演场。根据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中关村,未来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创新引领没有终点。在中关村,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液态金属等一批拥有前沿技术的创新企业正拔节生长,它们将是中关村这棵创新大树上的新的果实。

   瞄准世界前沿。40年来,中关村坚持对标全球创新坐标系和立足国家创新战略需求相统一,着力增强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打造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为此,中关村加强与国际知名科技园区、研发机构及外国驻华使馆、商会、协会的合作,及时掌握各国创新发展新态势。支持企业实施国际化专利战略,申请国际专利。支持与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国际产学研合作组织建立长期研发合作,围绕重点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协同创新。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在海外建立研发、营销、品牌策划等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全球布局和运营体系。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合作。搭建国际化发展服务平台,加快聚集国际化高端资源,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等机构。

   吸纳天下英才。人是创新发展的主体,人才是创新发展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中关村大力集聚国际一流的高端人才和团队,深入落实“海聚工程”“高聚工程”、中关村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工程。依托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中关村渥太华孵化器等平台引进海外人才。搭建顶尖人才及创新团队研发项目合作平台。推动国际人才港建设,打造国际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聚集区。支持高校院所、领军企业或中介服务组织等共建一批国际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开展外籍高层次人才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程序便利化试点。中关村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首批授予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中关村孕育了一代代创业者、企业家。他们始终胸怀产业报国的崇高理想,把个人志趣、理想、利益与国家、民族强盛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强国梦为己任,紧跟科技革命的浪潮,大胆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力争走在全球创新发展的最前沿。

  弘扬创业文化。王选团队自主研发出国际领先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而且成功占领市场,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其成功的要诀,就是王选所言:“选准目标,狂热探索,依靠团队,锲而不舍。”中关村自觉以各种方式培育和弘扬这些文化和精神,大力宣传各类创业群体,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在中关村,人们已经潜移默化形成了一些共同价值取向、文化观念和基本精神。例如,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全球视野、开放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理念,自由探索、尊重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勇于创新、不惧风险、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诚信、务实、高效的作风,心怀强国、产业报国的情怀。这些经过40年积淀的创新创业文化,已经成为中关村的灵魂,渗透和融合在中关村的所有创新发展活动中。

   推进科城融合。改革开放40年来,中关村始终把科技创新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和管理;通过城市建设和管理,为科技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推进科城融合,是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又一条经验。从1988年5月成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9年6月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到2009年3月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2012年10月调整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每一步发展都既关乎科技创新发展,又关乎城市区划及其建设和管理。当前,海淀区正在认真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及实施方案。在中心区通过多元化投融资方式,加速建设了中关村科技商务中心区,中科院科学城、北大科技园和清华科技园。在发展区重点规划建设了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生物城、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多个专业化产业基地。当然,园区内还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历史名胜和自然风景区,这里越来越成为适宜人工作、生活、居住的美好家园。

  创新没有止境,发展未有穷期。面向未来,中关村应进一步发挥创新发展旗帜的作用,担当引领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改革创新试验田的责任使命,为北京和全国的创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Tags:中关村: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新闻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新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