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3500遍“我错了”,到底是谁“错了”?

http://www.newdu.com 2016/5/27 红网 张伯龙 参加讨论81

  近日,四川工商学院有学生因为逃课,被班级辅导员罚抄3500遍“我错了”,该辅导员还将学生们写满“我错了”的手抄本拍照发了朋友圈,随后这些照片在网上大量流传并引发热议。该辅导员称,初衷是想让学生好好学习,不要虚度年华。(5月26日《成都商报》)

  近年来,围绕“怎样才算正确的教育方式”这一话题,网上的争论从未停止,有网友表示:学生不打不成才,适当的体罚是可以被接受的;而有的网友则表示:教育应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为学生做出表率,任何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都应从根本上被制止。而“四川工商学院一学生逃课被辅导员罚写3500遍‘我错了’”的消息却再一次将教育问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中国教育应何去何从?教师罚学生写这种“悔过书”是否有其必要?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老师如何教育学生在千百年前就已有过定论,然而,时至今日,暴力教育、体罚教育却从未得到根本的制止。事件中,因为逃课而让学生写“我错了”,其目的仅仅是“让其不要虚度年华”。然而,避免让学生虚度年华的方法有很多种,靠罚达到目的,难免有变相体罚学生的嫌疑。

  众所周知,惩罚式教育一直被教育部门明令禁止,而由体罚引发学生自尊心受挫,最终导致学生伤亡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也时有发生。面对一起起“由体罚引发的血案”,笔者认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其实是老师无能的表现,面对“违规”的学生,体罚只会让其嘴上服软,“不打不成器”是能力低下者的借口和托词。因此,耐心的说服教育和以理服人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言及于此,笔者认为,那种“私塾打手板”式的教育实则为近代教育之糟粕,理应果断弃之,断不可成为人民教师效仿之范本。作为祖国的“园丁”,关爱、呵护学生成长才是正道。然而,这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上,而更应侧重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冲突的再次发生,祖国的“花朵”才能够茁壮成长,才能够培养出祖国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Tags:3500遍“我错了”,到底是谁“错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