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和血脉,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秉持文化自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不忘本来,历久弥新有骨气
不忘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和灵魂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忘中华民族的基因,自信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积累和理性思辨,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和发展的深厚底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挖掘和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实践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更遑论文化自信。
不忘本国国情的实际,自信源于走自己的路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我们党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可以说,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最有发言权。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文化自信的中国气派。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阐释,不断提炼出符合国情的新理论,为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吸收外来,兼容并蓄显底气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自信在于积极对待外来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越是自信的国家和民族,越有勇气和底气去客观看待、积极接受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文化共生、为我所用,自信在于广泛吸纳有益滋养。包容文化差异,辩证取舍外来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从容气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同样需要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做到洋为中用、文化共生,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开放胸怀、中国气派,自信在于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既要学习世界民族的优秀文化,又要把中国实践总结好,为世界性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办法。当今中国正以开放的胸怀和世界的眼光,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建构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提炼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底气。
面向未来,创新发展有生气
大胆探索、努力突破,自信成于坚持问题导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问题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展现中国风范。面向未来,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在实践中寻答案,在创新中求突破,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革故鼎新、继往开来,自信成于不断坚持理论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既是理论创新的源动力,也是其发力点和突破口。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相辅相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本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努力汲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借鉴一切值得借鉴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推动理论创新,展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生命力。
百花齐放、日新月异,自信成于坚持文化的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进步,伴随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升华,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底气,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