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痛失首金”到底招谁惹谁了?

http://www.newdu.com 2016/8/10 广州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首金终于落定,在这之前,射击队的杜丽、易思玲、游泳队的孙杨等名将都与首金失之交臂,每当有媒体或者大V敢用“痛失首金”“憾失首金”这样的措辞,都会招来一大波网友自带干粮前来“教你做人”:谁告诉你们首金就必须是中国的!他们已经很努力了好不好!你行你上啊!等等。

  应该说,公众不再将夺得金牌视为参加奥运的唯一目的,这当真是一个可喜的转变。回想1988年汉城奥运会,李宁“兵败汉城”回国,遭到不少嘲讽和辱骂,甚至还有人寄刀片;在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观众已经学会宽容失败,值得点赞。但这种转变在某些局部,却似有矫枉过正之嫌。比如不少网友对“痛失首金”的过度反应就是一例——这一措辞只是对比赛结果的客观描述,运动员也确实有夺得金牌的实力,无论是杜丽还是孙杨,都是所在项目的前奥运冠军。与金牌失之交臂,痛心吗?遗憾吗?不论是运动员自己,还是对他们有所期待的公众,我想这是一定的。

  尽管当代奥运会在足球、篮球、高尔夫等商业化比较彻底的项目上已非世界顶级水平,但至少在绝大多数项目上,依然有着十足的“竞技体育”成色。既然是竞技体育,就必然要分出胜负,就好像《一代宗师》里的台词,“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倒下。”温情脉脉是可以的,但掩盖不了竞技体育成王败寇的本质。

  对于孙杨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而言,苦练四年参加奥运会,就是奔着金牌去的,而公众也对他有获得金牌的期待。这不是什么丢人的想法,也不是“唯金牌论”,而是对孙杨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估。应当警惕的是,有的人将这种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移花接木地强行与“唯金牌论”画上等号,自设了一个“靶子”,再口诛笔伐。按照这个思路下去,比赛是不是也没必要计成绩了?国家奖牌榜是不是也可以取消了?

  当然,在孙杨获得银牌后致歉的微博下,整齐划一的评论“你已经很棒了”是让人温暖的,抛弃“唯金牌论”也是必须且应当的,但没有必要从“唯金牌论”一下子转为“金牌过敏症”,更不应当大肆攻击那些坦承对比赛结果感到失望的人们。仿佛只要谈论到金牌、只要不跟上一个“你已经很棒了”的小尾巴,就要被扣上“唯金牌论”的帽子,这显然还不是真正的理性。 (章门仁)

Tags:“痛失首金”到底招谁惹谁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