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山西蒲县折腾致贫的“卖羊令”不该有

http://www.newdu.com 2016/8/10 中国青年网 范子军 参加讨论

  7月11日,农民陈齐(化名)决定“豁出去了”,他要赶着羊,逃出蒲县。“镇上要封山禁牧,限我10天内必须把羊卖掉,否则就要罚款。”陈齐说,突如其来的“卖羊令”,令他无法接受,“封山禁牧查的是山羊,我养的是奶羊,都是在荒地、河滩里放,又不进林子,为啥也要卖?”陈齐告诉记者,虽然奶山羊是山羊的一种,但一上山就自己往下走,主要吃草籽。(8月8日中国青年报)

  生态发展渐成共识,从当地实际出发,封山禁牧未尝不可,群众也未必不能理解和支持,关键在于,新政的制订要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具体执行中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简单、教条、粗暴的工作作风,使群众利益受到不必要的损失,蒲县一刀切的“卖羊令”恰恰忽视了这些。

  村民陈齐5年前因为腰伤严重不再外出打工,开始在村里靠养奶羊过活,“我除了养羊干不了别的。”像这种特殊情况,饲养的又是不进山林的绵羊,何以不能网开一面?蒲县2014年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一些农户响应号召贷款养羊,转眼却又下发“卖羊令”,适应形势要求的政策调整或有必要,但这种因政策因素而非农户原因的地方新政,理应充分照顾到养羊户的实际利益,以奖励、补偿促生产转型,为啥只是强制限卖、罚款?

  更让人无法理喻和接受的是,面对此番“卖羊令”,不少养羊户能够等到秋季卖个好价钱,尽可能减少一点经济损失,而官方部署的专项行动,也是从2016年6月23日起到10月31日结束,分3个阶段实施。何以在具体执行中却没有任何缓冲、商量的余地,尚在“调查摸底”阶段便被限十天内卖掉?绝大多数农户根本无力达到、需投入一二十万元的圈养标准制订的依据又是什么?再者,为什么要一概取缔零星、小规模圈养,堵死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径?这难道不会导致典型的折腾致贫?

  《山西省封山禁牧办法》中明确规定:“应当坚持统筹规划、以封为主、禁牧与圈养、恢复生态和保护农民利益相结合的原则。”诸多细节清楚地表明,蒲县“卖羊令”不仅工作方式简单粗暴,而且压根儿就没考虑老百姓的利益,这既与执政为民理念格格不入,也与当下扶贫攻坚的政策思路南辕北辙。谁来叫停“卖羊令”?又如何避免类似“卖羊令”乱象重演?显然亟待有关方面给出说法、拿出行动。

Tags:山西蒲县折腾致贫的“卖羊令”不该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