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考察干部重在“平时”

http://www.newdu.com 2016/8/31 红网 赵霞 参加讨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通知指出,坚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广泛接触干部,深入了解干部的日常品行和表现,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别干部。(8月30日新华网)

  古人云,“立政之道,察吏为先”。关于察吏的方法,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认为察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指要了解一个人,应当看他所做的事,观察他做事的原因和探究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观察一个人既要看总体,又要看细节;既要看表面,又要看内在;既要看现在,又要看过去。孔子所推崇的这种全面的、辩证的、一事一理的察人方法,为当今组织部门考察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而对干部的考察又是这一关键因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严密的考察考核机制,就难以选拔出优秀的干部,也就难以保障国家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对干部的考察考核工作,并逐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和灵活多样的考评办法,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考核“德、能、勤、绩、廉”,重点看工作实绩,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对干部的考察考核之所以强调“平时”,是因为识人知人比较难,需要综合比对、久久为功,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完全识别一个干部,仅通过一件事、一次考察是不行的,要经常性、近距离、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干部。但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或者部门对干部的考察考核主要集中在年终例行性考核测评上,重结果轻管理,重年终轻平时。考核结果经常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即使有些优秀名额也是“论资排辈”或者“轮流坐庄”,结果极大地损害了一些干事者的工作热情。

  近日出台的《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深入了解干部的日常品行和表现”,加重对干部考察考核的“平时”砝码,这样就有助于全面、动态的识别干部,消除了一些干部想通过“突击作秀”的方式来通过考察的心理,揭下了部分干部的“伪装面纱”。通过“平时”考察考核这监督利器,把一些“带病”的干部坚决挡在领导干部队伍门外,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严防干部“带病提拔”,把对干部的考察考核精力放在“平时”,通过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日常表现、群众反映等多种途径,经常性地了解干部,建立起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评价体系,保障考察考核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唯有此,才能把“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压力传递下去,把“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干部选拔出来,把“比、学、赶、超”的氛围营造起来。

Tags:考察干部重在“平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