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东方航空该开的不是“表彰会”而是“反思会”

http://www.newdu.com 2016/11/5 中国江苏网 郭元鹏 参加讨论77

  11月3日上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和民航华东管理局在东航上海飞行部举办表彰会,对果断正确处置10月11日虹桥机场两机冲突事件的机长何超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荣誉,奖励人民币300万元;同时授予何超机组“先进集体”称号,奖励人民币60万元。

  (11月3日《央视网》)

  奖励机长300万元,奖励机组60万元。这样的手笔对得起“大手笔”三个字。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最想知道的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究竟是什么样的性质。也就是说,它是一家民营企业,还是一家国有企业。在网上我找到了它的属性,百度百科的表述是: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我国三大国有骨干航空运输集团之一。

  这样说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就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国营企业。假如说,这家公司是民营的,我想为他们的奖励大手笔而鼓掌,而叫好,这说明民营企业的主动担当。但是,当国企300万奖励一个机长的时候,这就不是值得叫好的事情了。300万不多,对于富豪来说那是九牛一毛。300万很多,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辈子也赚不了这么多钱。

  有人会说,机长妥善处理了这起事件,避免了损失,避免了灾难,就应该重奖。是的,这样的好机长确实需要奖励。不过需要追问的是奖励的标准问题,奖励多少才合适?

  很明显的是,机长确实是果断的,可是这也是他必须所具有的机智和果敢,否则他就没有资格当机长。每一个机长都必须要有化解风险和灾难的能力。又何况,机长的风险处理也是“本能意识”,因为机长就在飞机上。这是他作为机长应该做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本职工作”。当然,这能说明的是,机长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奖励一下,也是必须的。关键是一下子就奖励300万元是否合适?不是我们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说国有企业的资金,在开支的时候,不能如此草率?公司有没有这个权力?

  我更想说的是,其实东方航空该召开的不应该是“表彰会”,而应该是“反思会”。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两架飞机确实是化险为夷了。问题是,这样的惊险场面是必须的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起惊险的画面,完全是失误导致的。是因塔台管制员指挥失误造成“跑道侵入”。这也就足以证明,这起事件原本不该发生。假如说,不是机长的机智果敢,也就不会是虚惊一场了,可能就是一起大的悲剧。

  作为航空公司,不该深深反思吗?不该追究领导的责任吗?不该查找工作中的漏洞吗?不该让所有人员都痛定思痛吗?往往就是这样,在一些事故发生之后,有关部门总是能把“鲜血”变成“鲜花”,不是挖掘救援典型,就是挖掘救援经验,为何就不挖掘存在的问题呢?

  “奖励机长300万”不过是有钱就任性,显露的是国企的霸气。东方航空该开的不是“表彰会”而是“反思会”。

Tags:东方航空该开的不是“表彰会”而是“反思会”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