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个贫困村第一书记聊天,他感叹基层扶贫工作不好做,其中最让人挠头的是,现在一些贫困户“等靠要”还比较严重,甚至有贫困户向结对帮扶干部吐“真言”:好好帮我干,我不脱贫你脱不了钩,还拖你进步的后腿。那种“被绑架”的感觉让帮扶干部很郁闷。(11月28日《人民日报》)
报道所指出的问题,现实中确实存在,其实,不仅在扶贫工作领域,在很多与群众打交道的工作中,都存在类似的现象。一来,上面领导和部门有严格的目标考核任务,干部必须积极作为,千方百计地完成任务。其次,群众不太配合,或者索性当成政府和干部的事情,自己却成了甩手掌柜。如果再遇上一些干部本身积极性并不高,如此一来,工作就只有推推拖拖,最后导致各种问题矛盾堆积,工作根本无法顺利推进。
“好好帮我干,我不脱贫你脱不了钩,还拖你进步的后腿。”听了这句话,估计无论哪个扶贫干部都会感到心凉一大截。诚然,扶贫干部的本职工作就是帮助贫困群众顺利脱贫,当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如期脱贫,不仅关系到扶贫干部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扶贫工作进程,因此扶贫干部“好好干”是必然的,但是扶贫干部“好好干”了,贫困群众就可以“蹲在墙根晒太阳”?显然,一些贫困群众在认识到扶贫工作对于干部提拔选用的重要性之后,全然把扶贫干部当成了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唯一“靠山”,自己就可以尽管“躺着睡着要钱要物”了。
如此看来,扶贫必须先扶精气神。精气神对于扶贫干部来说,尤为重要,既是全面深入推动扶贫工作的精神支撑,也是不断保持扶贫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坚实基础。没有精气神,扶贫干部也会失去工作的动力。对于群众来说,精气神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认识到的是,扶贫工作不是扶贫干部的“一厢情愿”,也不是依靠某个人的“单兵作战”,既需要扶贫干部有作有为,更需要贫困群众同舟共济、齐力而为。政府部门的“输血”,不过是给群众脱贫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政策支撑,而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才是全面脱贫、真正致富的根本。如果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没有意识到这点,那么群众脱贫工作只能“永远在路上”。
要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是考验一个地方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的问题,是考验扶贫干部智慧和毅力的问题。宣传、教育等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适当采取竞争机制,让“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成为群众的普遍认同;最后,关键在于用心,扶贫干部如果真正把群众当成亲人、朋友,以心交心、以诚交诚,相信也可以赢得更多贫困群众的支持和信任。